第284章 温暖的手

    第284章 温暖的手 (第1/3页)

    巧玉与家人的感情很深厚。

    即便是此时此刻,了解一切之后,再回头去看小时候的自己,她依旧看不到任何违和的地方。

    她也认得很多“寄养”的孩子。

    他们中的大部分,失去了父母,只能在亲戚手下讨口饭吃。

    哪怕关系近如嫡亲的伯父伯母,对待家里多出来的一张口,也很难十年如一日保持笑容。

    辛劳的老百姓,柴米油盐,才是日子。

    偶有几个,寄人篱下时,也带来了足够的银钱。

    不止够自己吃穿,也能改善他人生活。

    这样的孩子,要么是被长辈“哄着骗着”,要么是被“供着敬着”。

    前者是冤大头,后者是泥塑像。

    日子都不差,甚至很宽裕,但至始至终,都不像是“一家人”。

    巧玉的童年是另一种。

    养父母收了亲生父母的银钱,极其仔细、用心地,把她当自个儿孩子养。

    该夸时夸,该打时也打。

    打完了,母亲哭得肿了眼,她抱着母亲哭着认错。

    真正的一家人。

    除了,从不让她做什么粗活累活,她就是个很普通的市井姑娘了。

    也正是因此,当身世被揭开时,巧玉才会这么茫然。

    老年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落叶归根”。

    此心安处是吾乡。

    她的根呢?

    她能心安的根呢?

    老夫人抱着巧玉的肩膀,轻轻地拍了拍。

    她当然看得出女儿的心思。

    这也是她坚持带巧玉西行的原因。

    “我曾想着,到了飞门关之后,再告诉你这一切,”老夫人笑了笑,“让你亲眼看看你父亲拼搏过的地方,他想打下来的城池,他想收复的土地。

    他已经不在了,但他曾再过。

    他的敌人们愤恨他,他的将士们怀念他。

    比起我说的那些,你若能看一看,你会离他更近。

    可现在,我们只能暂且住在这里,不知道何时能走到飞门关。

    我不希望你胡思乱想,就干脆都先告诉你。”

    巧玉靠着老夫人,道:“奴婢答应您,一定会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会去适应……”

    “适应呢,”老夫人柔声道,“旁的都慢慢来,先试试不再自称‘奴婢’。”

    巧玉眨了眨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