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0 一碗甜羹(全文完)

    番外10 一碗甜羹(全文完) (第2/3页)

    赵繁颔首。

    随着阿鸾的这一胎,从最初被符灵察觉,到现在快要临盆,小一年的时间里,他也跟着学了不少知识。

    嬷嬷和太医讲解细致,秦鸾听的时候,赵繁也竖着耳朵听,时不时提问。

    可以说,让他现在来讲妇人怀胎,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当然,全是纸上谈兵。

    哪怕只在纸上,赵繁也想要谈明白,连生产前后的各种,他也在学习。

    因为这一次,上阵的只能是阿鸾。

    他无法亲力亲为,只能在一旁擂鼓吹角,摇旗呐喊。

    这几样事儿,说容易,稀里糊涂就能上去,要说难,擂鼓的手臂有力,吹角的气息稳定,节奏准、气势足,亦要长年练习。

    赵繁不是个稀里糊涂的人,摇旗呐喊,他也得喊出些东西来。

    听秦鸾说了状况,又问了卫嬷嬷一声,确定无恙后,才算暂时放心。

    他很清楚,随着这一次次的“有点痛”,很快就要到真刀真枪的时候了。

    黎明前,赵繁睁开了眼睛。

    他的身边,秦鸾还睡着。

    赵繁伸手一摸,阿鸾的额头上一层薄汗,他拿帕子替她按了按,又轻手轻脚起身。

    中殿,甘公公已经候着了。

    赵繁一面换上龙袍,一面压着声儿交代卫嬷嬷:“她应是痛出的汗,刚又睡着了,先别叫她,让她再睡会儿。”

    卫嬷嬷忙都应下:“奴婢看着就这两天了。”

    “有什么状况立刻传过来。”

    殿内。

    难得的,秦鸾睡到了天大亮。

    肚子又是一阵阵痛,她照着卫嬷嬷说的,用了早饭,来回走动了一刻钟,舒服些了。

    “产室都安排好了,”卫嬷嬷安慰着,“一旦发动了,立刻就能过去,您不用担心……”

    “我知道,这才刚开始,”秦鸾笑道,“嬷嬷教过我的。”

    有人从发动到孩子啼哭,一个时辰就结束了。

    有人能痛上两三天,到最后精疲力尽。

    秦鸾说不好自己会是哪一种,但是,她低头看着高挺的肚子,柔声道:“你应该舍不得折腾娘亲吧?”

    下午时候,翘首期盼着的秦鸳前脚刚走,后脚,秦鸾就痛得直不起身了。

    卫嬷嬷一看,便指挥着人手,把秦鸾扶进了产室。

    所有人都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

    赵繁闻讯,急急起身,一面走、一面交代甘公公:“剩下的折子都搬到中宫,朕回去批。”

    脚步匆忙赶回来,知道秦鸾挪去了产室,赵繁大步就进去了。

    几个老嬷嬷看见了,与甘公公嘀咕:“不太合适吧?”

    甘公公眼观鼻、鼻观心:“你去跟皇上说?”

    老嬷嬷们连连摆手。

    算了。

    说什么呀。

    宫里总共三位主子,皇上就这脾气,皇后没赶人出来,皇太后更是从不在细枝末节上东拉西扯的。

    娘三人各个满意,她们这些人找什么嫌?

    寝殿里,赵繁仔仔细细看着秦鸾。

    似乎是一阵痛过去了,秦鸾现在并无不适,看着精神也不错。

    纸上谈兵的赵繁望闻问切,观察秦鸾状况,一条条在心中对照着嬷嬷教授的知识。

    “想吃些什么?”赵繁问。

    趁着不痛的时候,吃些东西补充,免得力气跟不上。

    秦鸾知他意思,靠着引枕,想了想,道:“蛋花圆子羹。”

    赵繁挑了挑眉。

    两人成亲前的那个除夕夜,他就让方天送了一碗去永宁侯府。

    那是阿鸾的童年回忆,在山上时,每年除夕,母后就会煮一碗给她。

    而去年除夕,他们三人亦是围在一张桌子旁,一起用了。

    这是他的心愿。

    现在,他看了眼秦鸾的肚子,以后一起用甜羹的人,又要多一个。

    赵繁交代下去。

    很快,甘公公来禀,说是皇太后正好过来,听说皇后想吃,就亲自去了厨房。

    秦鸾乐了。

    赵繁也笑,与秦鸾道:“我去看一眼。”

    小厨房里,房毓已经准备上了。

    见赵繁过来,她道:“又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一会儿就好了。”

    赵繁没有阻拦她,母后现在喜悦与急切交织着,是得有个事儿散一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