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竞争和共存

    第二百二十三章 竞争和共存 (第2/3页)

看多了,就有一种画蛇添足、千篇一律的感觉。

    更可甚者,很多人对于同一个人同一种学问的研究,也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而且前后的研究也会自相矛盾……

    总的来说,知识的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如果阶梯是横着摆的,还摆在大路上,那我为什么不走路而要走这些碍事的梯子?

    朱浩希望看到的是这时代有关科学方面的著作,可惜少得可怜。

    儒家文化已经把儒家的底裤都给扒光了,对别家文化一律排斥,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如此一来大明统治阶层全是一群书呆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指望一头扎在故纸堆里的书呆子治国,只会搞什么权谋斗争,对于能让社会进步的事情……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排斥,理由就是跟儒家文化不符。

    朱浩有时候会想,自己要不要出几本书,有关科学的,就算一时不为世俗所容,至少也为人类进步提供一点向上的阶梯。

    再仔细盘算……

    还是等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再说吧,这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没有任何意义,科学知识就在肚子里,谁也偷不走,能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足矣,一个八岁孩子想著述立传……

    吃饱了撑的。

    老子还要多活几十年呢,除非老天后悔把我带来大明,一个雷把我劈死,早死早超生。

    ……

    ……

    袁宗皋正在返回安陆的路上。

    王府为迎接袁宗皋回归开始做准备,可对于王府中读书的几个孩子来说,袁宗皋回来并不是什么好事。

    袁宗皋回来等于是多了个没事就来学舍盯着的“教导主任”,学习的自由度直线下降。

    连朱浩都觉得,身边多个“火眼金睛”的老狐狸,还不如保持现状呢。

    要说能从他身上发现秘密……

    唐寅已被刨除在外!

    虽然唐寅的见地和能力不俗,但已被他成功收编,同样被搞定的还有陆松,成功收买的是张佐,对他寄予厚望的则是朱祐杬、蒋轮,与他无利益纠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是王府其他人……

    袁宗皋从一开始就对朱浩留在王府读书保留意见,此人回来,对朱浩没有任何益处。

    “……朱浩,等袁长史回来,没事让他考校一下你的学问,他是当世名儒,又是进士出身,见地非凡,若是能得到他的指点,本地士子中你的名望将能提升一大截……”

    唐寅最近已经不给朱浩出题了。

    题出多了,发现自己是没事找事。

    明明朱浩的文章他没资格指点,偏偏还要自寻烦恼,最后令自己内心挫败感增加,为自己添堵……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先生”,突然就抽手不理,那也不符合他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高士风范,总得为自己找个借口——袁宗皋要回来了,你让袁宗皋指点,另请高明吧。

    朱浩随手把前几日借的书交还:“陆先生,问你个事,袁长史回来,你作何感想?”

    唐寅看了看交还过来的书,抬起头瞥了朱浩一眼,又低下头仔细端详书的封面,确定是前几天借的那几本,基本可以确定朱浩的学习热情正在大幅度消退,不然的话为何这几天借书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