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官不逢时

    第四百三十八章 官不逢时 (第2/3页)

到黄瓒的考评,也涉及到未来黄瓒的官职调动,虽说到了侍郎、尚书这级别的官职,都要靠廷推而出,可皇帝不问朝事乃人所共知,很多时候都是吏部报上去,皇帝直接就给批准了。

    皇帝直接任免的情况不是很多,这使得文官体系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但随着吏部尚书陆完牵扯进宁王谋反的案子,即便现在陆完没被治罪,可朝中的风声起来,吏部自顾不暇,这下连官员考评和调动之事都给耽搁了。

    朱浩道:“到部堂级别的官缺,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不拔,怎么能让出空位来?陆尚书若是丢官去职,对黄公应该算是好事吧?”

    苏熙贵本来还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听了朱浩的话,脸上不由重新挂上笑容。

    “话虽如此,但就算陆尚书下来,黄公也没法顶上去……这就让人为难了。”苏熙贵道,“却不知哪位有此好运?”

    朱浩心想,你苏熙贵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糊涂?

    朱浩道:“按以往规矩来看,要么是吏部侍郎补位,要么是兵部尚书,这二者情况居多。目前看,兵部王尚书机会很大。”

    苏熙贵摇头:“有一点不好,王尚书似乎人脉欠缺,不得朝中大多数人心啊。”

    “苏东主是想说,王尚书不属于首辅杨阁老派系中人吧?我还听说,不少人暗地里斥其卖官鬻爵,这种事也不知是否有证据,要无凭无证的话,你觉得陛下会如何?难道要听那些无中生有的谣言吗?”

    朱浩的意思很明显。

    不管王琼的政治倾向是什么,始终是兵部尚书,其能力有目共睹,乃是靠政绩上位而不是攀附关系。

    朝廷在被杨廷和为首的文官体系掌控之下,还能出现王琼这样不依附于杨廷和就能上位的官员,本身就很奇葩。

    虽然王琼跟皇帝的关系有点不清不楚,文官众口铄金直斥他是佞臣,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要说卖官鬻爵,属实有点扯淡。

    苏熙贵道:“可就算是王尚书上位,这兵部尚书的空缺,也轮不到黄公。”

    苏熙贵那叫一个着急。

    朝廷好不容易有个顶级元老大臣,因犯错而被撸下来,结果空位轮不到自家姐夫,他就差跟朱浩说,你看看想个什么办法,让我姐夫上位?

    朱浩听明白话中的意思,却还是继续装糊涂:“很多事,不需要着急。”

    “着急……能不着急吗?黄公年岁不小了,现在有人参劾,说他老而昏聩,想把他的位子给顶了呢……”

    苏熙贵情急之下,连“机密”都说给朱浩听。

    朱浩自然知道。

    别说王琼不是杨廷和的人,黄瓒也不是。

    文官体系出身的言官,没事就喜欢参劾大臣玩,行不行的先参上一笔,让皇帝有理由把一些位子腾出来让别人上位,虽然十有八九的参劾都无疾而终,但明显如今黄瓒也被正统文官势力给盯上了。

    你不是杨阁老的人,还把持着户部右侍郎这么关键的位子,我们干嘛不把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