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赦的设想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赦的设想 (第2/3页)

    「嘿,知道什么是弹簧吗?」

    朱浩笑着看了两人一眼,又问道:「轴承呢?」

    黄单和鲍立本相视一眼,感觉自己在听天书。

    「图纸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如果一时无法铸造的话,可先拉铁丝,我们的铁可不是一般的生铁,那是上好的钢材,等你们见到后就知道了……至于鲍家,主要任务是打造一些木质或者岩石的底座,必须要合规,精细到毫米……你们暂时可

    以先不懂这些新词汇,总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朱浩本来还想征召更多门类的工匠。

    现在鲍家和黄家各有所长,暂时也就以他们所长,来为自己所用。

    木雕和石雕的本事,可以用来打造一些枪托、炮座等,至于打造铁器的黄家,也不是让他们拿着大铁锤去打铁,而是让其打造精细的铁质器件,尤其是打造模组,用以生产蒸汽机、纺织机甚至是轮船组件,用以批量化生产模具和产品。

    「唐先生,我看着几日就带他们到西山看看吧,先适应一下环境,不过走之前……最好你们两家各派人到我那儿去学学,有些东西现在可以做出来,但有些东西只存在图纸上,有个形状,你们需要以自己的见识,将其制造出来。」

    朱浩在制造蒸汽机和纺织机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普通木匠、铁匠等,因为手艺粗糙,难以完成一些精细活。

    也是因为这时代并不需要把器件做到多精细,遇到那些闻所未闻的器件,普通工匠便没法打造。

    这便是朱浩要在各地广募能工巧匠的重要原因。

    以为苏熙贵请来的工匠,或还能勉强胜任,但现在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士,用高薪合同以及朝廷的威慑力,将其绑定,为朱浩的工业化大明之路提供帮助。

    ……

    ……

    朱浩随后考察了鲍立本和黄单的手艺。

    果然是家族流传下来的绝活,至少这两位代表人物,能力都很不错。

    唐寅对于再去西山有点阴影,但好在这次朱浩说明,让其把人送到西山,让这两家人看到西山居住和工作环境,把他们安顿下来后就可以返回京师,唐寅才没闹什么情绪。

    第二天早晨,朱四终于带病坐朝,不时装着咳嗽几声。

    杨廷和憋得很辛苦,迫切想知道他弟弟的情况,可惜其他大臣都不开眼,主要提及的是西北鞑靼犯境之事,军机大事商量了一上午,杨廷和不好意思自己开口,也没人帮他开个头。

    「咳咳!」

    朱四实在忍不住,最后主动提出,「诸位卿家,这两天发生一件事,就是兵部侍郎杨廷仪涉及前几年旧案,御史言官多有弹劾,朕便着人拿下囚于诏狱,让人问询之,相信未来几日便有结果。」

    众大臣屏气凝神。

    换作其他人,或许早就有人出来跟小皇帝辩论了,但杨廷仪……

    这人在朝中很特殊。

    他既是杨廷和的弟弟,却又为很多大臣所憎恶,主要是杨廷仪做事没有「底线」,刘瑾当政时就拼命阿谀依附,后来刘瑾倒台直接被列入阉党之列,只不过因为杨廷和的关系,才没有被下狱问罪。

    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