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他们为何在一起

    第六百六十六章 他们为何在一起 (第2/3页)

议,光靠刘春一句话,就能让朱浩在儒学派别中屹立不倒。

    「回去办事吧,最近我跟你岳丈……孙志同,经常会面,偶尔聊到你,都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才,以后好好为朝廷效命,必然前途无量。」

    刘春眼神中带着一股欣赏,好像真把朱浩当子侄看待。

    朱浩则在琢磨,孙交现在这么欣赏他了?居然在刘春面前夸赞他?

    那……为何在自己

    面前,孙老头却每次都显得那么不近人情呢?

    难道就因为我朱浩,孙交和刘春成了莫逆之交?

    说起来还真有点荒唐,让人难以采信啊。

    ……

    ……

    朱浩在翰林院中以言语顶撞张佐之事,很快成为翰林院中人人争相谈论的热点事件。

    朱浩没想到,自己日讲时讲了一堆离经叛道的东西,却不如自己呛张佐两句,这么快就能成为翰林院的风云人物。

    朱浩知道,自己在皇宫的说辞,应该是被刘春做主给压制下去了。

    石珤作为跟刘春平级的翰林学士,又做过几个月的吏部尚书,照理说石珤的地位在刘春之上,但到底刘春才是翰林院掌院,有他出面,石珤不得不卖个面子,所以朱浩在皇宫里说了什么,同僚间都不知晓。

    很多人甚至觉得,朱浩是在皇帝跟前讲了什么牛逼的经义,皇帝才会派司礼监掌印张佐来翰林院颁赏,甚至对朱浩的反呛不以为意。

    等朱浩下午再见到张佐时,先说了句抱歉的话。

    张佐听了摇头苦笑:「朱先生实在是折煞咱家了,当时不过是在人前装个样子,咱家岂能不明事理?只要不让朱先生为难就好……其实陛下让您入宫之事,咱家认为可能有些操之过急,先生能处置这般好,咱家佩服之至。」

    先不说张佐审时度势,知道自己开罪不起朱浩,不得不低头,再便是他打从心眼儿里真的佩服朱浩。

    现在张佐跟朱浩的关系异常和谐。

    「朱先生,今天有件事,涉及到西北钱粮调度,陛下让咱家去见孙老部堂,特别叮嘱需要暗中问询情况,您看……」

    张佐一脸为难之色。

    意思是我有个不太好办的差事,你能不能出头帮衬一下?

    朱浩道:「既是陛下委命,在下不好出面吧?」

    「哪里,哪里。」

    张佐笑着,「陛下的意思,就是听从您的调遣,是这样……这不宣府地方上报,今年钱粮缺口,折合白银十万两上下,陛下想的是,这银子不能老由咱自己出,最好让户部调度,又不能令朝臣知晓,如此就需要跟孙老部堂私下沟通。其实陛下的意思,不想让朱先生再为钱粮之事操劳。」

    朱浩点头,他能理解朱四的处境。

    当了皇帝后,最难的一点就是各处都伸手向他要钱,其实就是朝廷亏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大明财政对于农业税太过倚重,加上一点盐税或商税,最后的结果就是……即便各处都风调雨顺,边关安定,河道不需要修缮,大明财政也堪堪够用。

    一旦地方上出现天灾人祸,或是朝廷有额外的开支,那府库就着紧,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亏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