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言堂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言堂 (第2/3页)

四没有经过朱浩任何提点,完全由他本心来做决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他依然选择了陈氏。

    随着陈氏被选为皇后,陈氏的父亲陈万言本只是个生员,瞬间被提拔为鸿胪寺卿,但只是挂职而非实职,随即又升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尚未封爵,但以大明敕封皇后父亲的传统,陈万言未来至少是个伯爵。

    皇后选定。

    随后就让礼部拟定大婚细节。

    礼

    部随即上礼仪注,定为九月初二辰时祭告天地、宗庙,将大婚婚期定在九月十一日。

    与此同时,朱四提出大赦天下。

    此议却为大臣群起反对……

    这天朝议上,内阁四名阁臣一同出来反对朱四的大赦提议,一下子将君臣关系闹得很僵。

    从奉天殿出来,礼部尚书毛澄单独跟杨廷和叙话,问及有关大赦事宜。

    毛澄话很直接:「介夫是否担心,陛下此举是有意针对先皇旧臣?想为他们开脱,让他们尽早回朝。」

    杨廷和沉默不言。

    现在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杨廷和在西北军政方面所做事情很不得人心,为了跟小皇帝斗法,把本来还算平静的宣大局势给彻底搅乱,前宣大总督臧凤以刑部右侍郎之身调回京师后,随即就被卸职查问,到如今臧凤虽然未被下狱,但还是处于被软禁的状态。

    继任臧凤的陈九畴,明显没有令宣大局势缓解,宣府、大同、偏头关现在天天向朝廷奏紧急军报,不断跟朝廷伸手要钱。

    朝廷现在却是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新皇不着急。

    好似等着看杨廷和笑话。

    你杨廷和不是要把臧凤给撸下来,换上你的人?

    现在出了事,你倒是承担啊,别说回头又让朕从内府往外拿银子……这次朕是一文钱也不会供应你,朕可不当冤大头。

    毛澄道:「若是战局再无起色,只能跟陛下商议调兵事宜,或是派他人来总制九边,或是以三边总制宣大,调度军务。」

    毛澄说出另外一个建议。

    你杨廷和不是觉得从三边调兵,可能会激化三边跟宣大两边矛盾吗?

    那干脆我们不只调兵,连三边总督李钺也以三边总督之身总制九边,这样他一个人把九边军务一肩挑了,再让李钺把治所从延绥迁到宣府,这样就跳过了陈九畴……

    杨廷和冷冷回道:「如此宣大局势就能安稳下来?」

    调三边兵马去宣大都容易引起大的波动,现在还要把三边总督调过去?你毛澄是怎么想的?

    你一个礼部尚书,怎么对兵部的事情那么上心?这跟你有关系吗?

    你既然这么有主见,朝堂上怎不见你出来提议?反而到我这边来单独建言?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毛澄苦笑一下。

    他原本绞尽脑汁帮杨廷和想对策,谁知得到的竟是这么个答案。

    自从大礼议之争发生后,毛澄发现自己很难得到杨廷和的信任,本想以此次宣大危机为契机,扭转杨廷和对自己的看法,却未曾想……好像矛盾更激化了。

    毛澄自然知道,这是因为新皇不断给杨廷和施压,让杨廷和心态失衡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