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千年大计(求月票)

    第七百五十四章 千年大计(求月票) (第1/3页)

    光是嘴硬,朱四可为唐寅争不来侍郎之职。

    杨廷和不会在唐寅晋升六部侍郎这件事上做任何妥协,可以说,有他杨廷和在朝一天,唐寅直升侍郎就不可能获得许可。

    当然若是朱浩出谋划策的话,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但现在朱浩已向朱四表明态度,需要按照唐寅的意思,让其休养个一两年,让其可以把疲累的身心好好休整一番,为将来再一次出仕做准备……

    朱浩必须要为唐寅的身体着想。

    朱浩怕历史车轮滚滚而来,直接把唐寅的小命给带走,那朱浩前几年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

    以往朱浩觉得做这种事有点难度,连朱厚照这个几乎意外落水感染肺炎之事,都没能幸免,唐寅历史上是正常的生老病死,只怕也难以阻挡。

    但有了为刘春续命的经历后,朱浩忽然又觉得,或许有他在,唐寅朕的可以不用死呢?

    对唐寅来说,嘉靖二年已是鬼门关。

    只是唐寅自己还丝毫不觉得。

    ……

    ……

    散朝后。

    杨廷和神色严肃地返回内阁值房。

    吏部尚书乔宇疾步追上,急声问道:「杨阁老,唐寅回朝之事,您看该如何安排才稳妥?」

    如今连吏部用人,也非要以杨廷和意见为准,尤其像唐寅这样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非要有杨廷和首肯,吏部才敢以此为基础做决策和执行。

    说杨廷和是当今大明的宰相,丝毫也不为过。

    杨廷和道:「若是南五寺少卿之职依然不能令陛下满意,就安排北五寺少卿……或是外调地方,总之……不能让其为部堂官。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明白了。」

    乔宇只是跟杨廷和说了这一句,便匆忙而去。

    蒋冕连忙提醒:「不跟乔希大说说,有关翰林院之人外调之事?」

    年后吏部还有一件比较令朝官们瞩目的事,那就是皇帝有意要把先前联名上奏之翰林官,待服劳役期满后,直接发散出馆,也不打算把这些人留在六部、五寺或是科道中,而是直接外调地方当官。

    好似朱厚照对正德十二年众翰林联名跪谏时采取的惩戒措施一样。

    不过那次朱厚照还用了杖刑,这次皇帝采取的事比较花里胡哨的方式,把人外放去矿场当苦力……

    其效果再一般文官看来,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折辱文人的手段。

    受罪多和受罪小没啥两样,都让当事者颜面无光。

    杨廷和摇摇头,道:「陛下尚未在朝明言,故暂时不能跟吏部打招呼,免得……留人话柄。」

    眼下只是众人猜测皇帝可能会这么做,皇帝并没有付诸实施,此事更多是皇帝采取旁敲侧击的手段,透露出相关意向而已。

    「明日家中设宴,介夫可否赏光?」

    蒋冕笑着发出邀请。

    杨廷和先是一怔,随即点点头。

    同僚之间联谊,属于寻常事,要知道杨廷和跟蒋冕一个首辅一个次辅,在哪儿见不是见?

    ……

    ……

    唐寅还在宣府焦急等待自己被调回京师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