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换很彻底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换很彻底 (第2/3页)

吗?好像最近西北报上来的内部纠纷,就少了很多……朕想听听你们有关大同巡抚和宣府巡抚的人选上,有何建议?」

    彭泽不知该如何进言。

    杨廷和看出来了,自己不出来主持大局,这个兵部尚书根本无法应对眼前咄咄逼人的小皇帝。

    杨廷和道:「前太仆寺卿张文锦,或能巡抚大同地方军

    务。」

    等杨廷和开口,彭泽立即就明白了,杨廷和同意了皇帝的交换条件。

    先前若只是以唐寅致仕,就想把宣大总督给换回给臧凤,杨廷和是坚决不同意的,但若是现在加上两地的巡抚来交换,杨廷和便觉得这是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就算臧凤到了西北,名义上宣府、大同和偏头关等处的军政事务由其来负责,但实际的分调任务,还是要交到两处巡抚身上。

    「挺好啊。」

    朱四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如今并不在朝当官的张文锦来做大同巡抚。

    孙交提醒道:「陛下,宣府巡抚,涉及到西北钱粮调度,应当以不牵涉军队事务的官员充任,当以……精通漕粮调度等事,为优先考虑事项。」

    「嗯。」

    朱四点头,灼灼目光又望向杨廷和,「杨阁老还有什么好人选,能放到宣府巡抚这差事上吗?」

    杨廷和这次没接茬,反而望着孙交:「此等人选,应当由户部来举荐比较好。」

    「哦?」

    连朱四都稍感意外。

    朕拿大同巡抚和宣府巡抚两处的人选来换你对宣大总督人选上的妥协,你现在只争了个大同巡抚回去,宣府巡抚你不争?

    此时被摆在台面上的孙交看出端倪。

    孙交心想,杨介夫可真是老谋深算,他想图谋的固然是宣大地方军政事务,但又清楚,因为宣府那地儿先皇驻留多年,地方势力定不会投靠他,贸然安排亲信去当宣府巡抚,难以服众,或还会造成新的混乱。就好像当初他让陈九畴去总制先打,却连治所都不敢迁往宣府,致政令不出大同,便是这个原因。

    所以杨介夫干脆只争取大同巡抚,至于宣府巡抚则让我来举荐,等于是卖了皇帝一个人情,回头可以从别的地方找补。

    孙交笑道:「大理寺少卿李铎,精于钱粮调度,或可一用。」

    「李铎?」

    朱四微微皱眉,似乎想不起这个人是谁,转头看向杨廷和,「杨阁老觉得次此人可以信任吗?」

    这次杨廷和想都没想,便拱手道:「臣附议。」

    朱四笑着点头:「那这件事,就如此定下来吧,让臧凤总制宣大军政事务,以张文锦巡抚大同,李铎巡抚宣府,陈九畴回朝……这样吧,正好空出个大理寺少卿的职位,也不作他人选,就让陈九畴接替,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众人都不说话,显然这是朱四和杨廷和互相妥协的结果,别人没资格来提议什么。

    「好,最终结果要在朝会上定下,现在只是先跟你们说说,明日廷议你们可要支持朕!」朱四笑着道。

    彭泽提醒:「陛下,唐寅呢?」

    说了半天,最关键一个人没确定下来,说是唐寅可以致仕,但谁知道皇帝是不是拿此事来糊弄人?

    朱四道:「唐卿家就回京师,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