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太岁头上动土

    第八百二十章 太岁头上动土 (第2/3页)

衣卫开矿的收入,他们也不敢随意掺和。

    知府衙门开矿之事,如火如荼进行。

    锦衣卫的矿场,开在一片名叫鹞子山的地方,鹞子山南边,就是锦衣卫的成片铁矿矿场,这次知府衙门直接在鹞子山的西边开矿,三百多号人压根儿就没什么经验,直接带着家伙事就去「刨」地。

    消息很快传到京城。

    余承勋在翰林院得悉情况,便去找杨慎,结果花了一天多时间,才算见到杨慎本人。

    进

    入初夏,余承勋已很少见到杨慎。

    杨慎这个翰林院侍讲,现在基本都不到翰林院应卯,余承勋也不知道杨慎现在到底在外面忙些什么。

    「……用修,你最近很忙吗?看你这气色,好像不太好啊。」余承勋见面后,先对大舅子的身体表示关切。

    杨慎叹道:「还不是因为毛部堂的病情……最近他情况很不好,怕是……没几天日子了……」

    杨慎所说的「毛部堂」,就是卸任吏部尚书一个多月的毛澄,毛澄因病卸任,本来说是要回乡养病,结果病情持续恶化没走成,一直留在京师休养,谁知现在已快要到弥留境地。

    历史上毛澄病故,就是在嘉靖二年的闰四月。

    余承勋道:「那……可有请名医问诊?」

    杨慎摇头:「从太医到地方上有名望的医生,全都看过了,药石无灵……以毛老部堂之意,就算是死也要回归故乡,不想漂泊异乡做一个孤魂野鬼,怎么都要落叶归根,朝廷已安排舟楫,送他回乡。」

    「这……又何必呢?」

    余承勋苦笑着摇摇头。

    毛澄作为大礼议的关键人物,在嘉靖初年稳住了朝堂局势,皇帝有关兴献帝祭祀礼数上的争取,在他那儿都没落什么好,一切就在于毛澄坚持住了底线,没有让皇帝进一步拿大礼议做文章。

    朱四登基后,对毛澄颇为忌惮。

    现在毛澄退下来,其实对朱四来说,朝中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最近要不是朱浩在外地当知府,估计朱四早就要跟朱浩商议再次发动大礼议,向朝臣发难了。

    「对了用修,刚收到永平府的消息,说是敬道派人去开矿了,就在锦衣卫开的矿山旁。居然毗邻开矿……想来是要触怒锦衣卫,让对方出手伤人。」

    余承勋说到这儿,不由笑了起来。

    很可乐的事。

    本来让朱浩去永平府破坏锦衣卫开矿,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谁都觉得朱浩不死也要脱层皮。

    但现在朱浩反其道行之,不主动去锦衣卫的矿场闹事,而是在矿场旁自己新开一个矿,硬逼着锦衣卫动手搞破坏……要是锦衣卫真出手了,那性质就完全不同。

    锦衣卫与地方百姓争利,派人扰乱地方秩序,为非作歹,草菅人命……

    各种参劾的说辞不用刻意编排,就有一大堆现成的罪状套上去。

    言官上奏就那么个模版,所有事都可以往里面装。

    杨慎闻言心情颇为不错,笑道:「我就说嘛,敬道行事不可能无的放矢,他开矿必有目的,本只觉得他是要给锦衣卫一个与民争利的恶名,却未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