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还要等

    第九百零七章 还要等 (第2/3页)

地方为官最好,总好过留在京城直面狂风暴雨。

    美其名曰:我是为他好。

    ……

    ……

    事情还在发酵中。

    杨慎作为当事人,对此完全不知情。

    一直到翰林院上下都在议论这件事时,余承勋才将情况告知杨慎。

    「……用修,现在翰苑内传得沸沸扬扬,说是陛下召见两位翰林学士,谈及有关入阁和翰林学士人选问题,好像陛下属意你入阁,

    顶替令尊为内阁大学土。」

    余承勋说这话的时候,神色中满是美慕。

    看看人家,年纪轻轻,连学士都还没当上呢,就被考虑安排入阁了,再看看我们这些人……到现在连个侍读、侍讲都还没混到呢。

    杨慎摇摇头,冷笑不已:「不过是障眼法罢了,陛下明明已在暗中谋划议大礼之事,这是想拿我晋升之事来转移他人视线,切不可落入其精心设计的陷阱。」

    余承勋道:「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若陛下无意拔擢你,何必要跟两位翰林学士提及呢?」

    杨慎没再应答,皱眉坐了下来。

    他也仔细梳理了一下这件事。

    皇帝突然提让自己入阁,难道是想堵住我的嘴?知道自己喜欢在年轻人中活动,预计大礼议会遭遇到读书人阻碍,所以先把自己给提拔起来?

    杨慎又想到朱浩的话。

    朱浩跟他提过,皇帝打算让杨一清入阁,而让张璁为翰林学士。

    若是如此的话……那自己就是被人拿来当枪使的,等别人把怒气都转嫁到自己身上,到合适的时候,皇帝突然把杨一清和张璁给提拔起来,外人对这件事的反感程度就没那么高了。

    「懋功,帮我查查南京那边的情况,让达甫一起查,他刚从南京回来,那边有渠道,我想知道,最近南京大理寺少卿张秉用,可有人与其勾连?我怀疑陛下想招其入朝。」

    杨慎谨慎地说道。

    余承勋道:「听闻此人在南京时,受到诸多文人推崇,虽只是大理寺少卿,却与南京官场许多官员过从甚密,其中又以桂萼、方献夫二人为甚,多与其探讨有关议礼之事。」

    杨慎皱眉:「此人发配南京,居然还在蛊惑人心?」

    余承勋摇头:「议礼之事,其实各处都有议论,只是因为你……唉!有些话不会在你面前说出来罢了。」

    余承勋提醒杨慎,你是杨廷和的儿子,别人议论皇帝宗祧问题时,肯定不会在你面前提,而在别的地方……甚至我这个曾经首辅的女婿面前,也不怎么顾忌,几乎是畅所欲言,所以才会听到许多你不了解的情况。

    「那行,你帮我好好查查。」

    杨慎觉得事情似乎不受控。

    杨慎走出翰林院大门时,有些茫然,不知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当下局面,忽然想到朱浩有唐寅这个恩师,可能会有消息,便不顾先前朱浩对他的无礼,还有他对朱浩的一番训斥,选择再次拜访。

    ……

    ……

    杨慎现在要找朱浩可不容易。

    因为不知道该去哪个衙门。

    等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