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南京工部尚书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南京工部尚书 (第2/3页)

去南京任职的消息后,来太清观见过朱浩两次。

    第二次时,皇帝已在朝堂上宣布调朱浩为南京工部尚书。

    遭遇到了一些反对声,但并不多,就在于朱浩调南京看起来是一件可以让所有人都接受的事,只要朱浩别留在京城干涉朝堂安定便可。

    “敬道,我实在想不明白,你究竟在图什么?”

    刘春耷拉着脸问道,“前些日子,我跟志同书信往来,他得知你目前的状况后,也暗暗为你着急。既然要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你就不该在意他人的成见,有能力,为何不想着展现,而只顾着躲避呢?”

    刘春苦口婆心劝说朱浩振作。

    朱浩笑道:“刘阁老,我这样不挺好吗?”

    刘春连连摇头:“不好,很不好!”

    朱浩道:“其实我去南方,对所有人都好……出去历练个几年,孙老走之前不也有这样的想法?我还是太过年轻,缺乏资历,我不像张秉用那样,年老才考中进士,虽然我们是同科,但他为人处世还是有让人信服的地方。”

    “敬道,如果年岁大就可以让人信服,那天下最基本的公道就不存在了。陛下对你信任有加,也是因为你替朝廷做了很多事,陛下认可你,很多大臣也认可你。”

    刘春说这话,显然他自己深信不疑。

    朱浩却笑着:“除了刘阁老外,朝堂上相信我的人还是太少了……既然在朝中做不出成绩,我还是想想如何去为大明百姓做点什么吧。”

    刘春道:“敬道,老夫一直有个疑问,不知该不该出口。你的目标,不是做文臣,而是要以军功得爵,保家族万世兴盛?”

    因为刘春脸色严肃,朱浩看出来了,刘春并不是言笑。

    “刘阁老何以会有这种想法?”

    朱浩连文官都不想当,武勋什么的就更没有兴致了。

    在大明,别看武勋能世世代代把爵位传下去,却根本没法跟文官叫板。

    朱浩连这辈子的事都没完成,自然不会想着把老朱家的香火传承下去,这大概跟朱四的念头一样,我自己都还没活明白呢,着什么急去想子孙后代的事?

    刘春道:“老夫觉得,你若有意为臣,陛下让你入阁,你直接应允就是。你年纪轻轻,过不了几年我们这些老家伙退下去,你就是首辅,不正好可以施展你的政治抱负?为何要抵触呢?

    “反倒是你一直对开矿、造火器之事很上心,看起来你更愿意领兵在外,老夫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别的理由。年纪轻轻,你可没经历伯虎那么多糟心事,何以会有这般消极的念头?”

    朱浩微笑道:“刘老别多想了,我只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一下时代。这话我跟很多人说过,可惜没人能理解,正是志向不同吧。”

    ……

    ……

    随着朱四将朱浩当南京工部尚书的事定下,吏部正式委派官职后,朱浩南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很多人想探访朱浩,尤其他们知道朱浩在太清观后,大老远跑来拜见,以至于朱浩不得不让人在道观门口进行阻拦,以保证自己在道观内可以过几天清静日子。

    就在朱浩离京之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