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与强盗贸易

    第一千零九十章 不与强盗贸易 (第2/3页)

素珍道:“白银对于我大明将士来说,始终是可以回到华夏大地上折换成土地、房产、粮食等物的贵重金属,只怕公子的禁令无法贯彻施行,私下里总会有流通渠道。”

    朱浩点点头:“那就需要让大明子民也对白银失去兴趣。他们手上的白银多了,又没地方花销,慢慢就会感觉不值钱……相对于随身携带沉重的银锭,纸币更加轻巧,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

    朱浩要在自己创造的国家推行新货币,不可避免会遭遇一定麻烦。

    首先就是印加人对于纸币不熟悉,他们不懂得如何保管,以他们生活的粗糙程度,纸币更容易就破损,会认为明人在坑害他们。

    至于黄金,本来南美洲的黄金产量也相当有限,所以倒不用担心会贬值。

    刚开始推行纸币,难免涉及以白银和商品来交换,这使得顺丰城、矿城、煤城和土城等地,最繁忙的地方就是钱币交易所,往往朱浩以官方名义收购本地土着所产粮食等物,开出条子后让他们到钱币交易所,相当于银行的地方兑换相应的纸币。

    仍旧跟印加帝国原有的社会格局一样,始终贵族手上有更多大明需要的物资,兑换到的纸币也更多。

    而底层百姓,只能靠双手去矿场做工,拿到纸币换取生活物资。

    朱浩下令强行推动的纸币,逐渐成为整个印加帝国的通行货币,这也跟朱浩严格限制纸币发行数量有关。朱浩不会滥发纸币,将来纸币除了要在印加帝国流通外,还要在中美洲新城、长安等城池推    城池推行。

    随着领地上人口增多,朱浩会迁徙一批印加人去中美洲地区,到那边开采各种矿藏,随着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纸币的使用必不可少。

    可惜的是,美洲西海岸勘探出的铁矿和煤矿矿藏有限,朱浩甚至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派出船队往这时候人迹罕至的澳洲大陆去一趟,那边的铁矿产量和煤矿储量都极为丰富。

    唯独不好的是澳洲大陆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需要重新开荒,而且气候和土壤条件比之美洲大陆差远了,恐怕粮食产量无法满足自身发展所需……除非朱浩准备把基础生活物资,都由美洲调运过去。

    澳洲大陆确实在朱浩的开发计划内,但他觉得,可能只有趁派出船队回大明向皇帝“上贡”,交赎金之机,把出海将士的家卷带出来时,专门送一批人去澳洲大陆垦殖。

    目前在美洲大陆,与欧洲殖民者大规模的战争还没有爆发,基础资源并不缺,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甚至还能留下不少结余,朱浩也就不着急去开发澳洲大陆了。

    ……

    ……

    随着时间推移,雨季到来。

    雨季虽然可以促进粮食作物的生长,但也带来很多地质方面的问题,煤、铁等矿产开采受到一定阻碍,尤其是今年雨水偏多,有时甚至连续下十天左右的雨,让朱浩大力推动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一定阻碍。

    偏偏这个时候,欧洲人的商船首次抵达顺丰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