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采药成炁 丹转三田

    第十七章 采药成炁 丹转三田 (第3/3页)

魔炁存在,倒也没就此多做愁恼。

    念头一转,却琢磨起自身元炁修行来。

    他身上事务虽然不少,但究其根本,也都是为了长生修行惹来。

    如今道基功诀在身,难得有了寻常旁门左道求而不得的修行法门。

    他自然也不会因为身上麻烦,便分不清轻重,反误了根本。

    事实上一路行来,他多数时候,心思也都是放在《子午凝炁诀》的钻研上的。

    由是心思一清,脑中闪过种种道基修行所悟内容来。

    他悟性根骨虽然算不得如何上乘,但在积云山这玄门正宗外院居所生活十二年,耳濡目染,修行见闻却也不少。有了道基法门之后,借助这些见识,日日揣摩道书,渐渐也对道基修行,有了不小的研究。

    道基修行,旨在养炼先天元炁,使之得以壮大,充盈周身经脉穴窍。

    待的元炁大成,便可叩开‘玄关一窍’,接引天地灵机,合先天元炁与外界灵机为一,化出一道‘元真之气’来,此气一旦成就,修真之士便也是入得元真之境了。

    因此此境修行,究其根本,便在这先天元炁的培育打磨之上。

    而自修士道基有成,元炁始生,却也因元炁积累,分几个火候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然便是道基之始,‘安炉立鼎’之境。

    指的乃是道人元炁初成,及至丹田溢满,元炁入脉,通达窍穴之前的这段时间。

    至于道基第二阶段的修行,则谓之‘炁积百窍’。

    顾名思义,便是丹田元炁溢满,流转人体周身经脉,种炁根于窍穴,是通达周天之果。

    此阶段修成之后,道人催使周天元炁交汇尾闾,凭借火候引元炁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破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转入泥丸、黄庭、丹田三窍。

    而后任督循走,河车升降,进火退符,及至三田皆满,便是得道基第三层,‘丹转三田’之境。

    王则眼下,不过安炉立鼎初成。

    所炼自然也便是这第一阶段的积累功夫。

    《子午凝炁诀》有言:“炁成之本,在于人身之精也。精为外药,炁是丹成。采药成炁,丹满下田,是为通窍之始也。”

    于是这第一阶段积累元炁的修行,便也有‘采药成炁’之称。

    此阶段修行,最是简单。

    只需搬运周天,炼精化炁,时日积累,便能逐渐大成。

    王则虽然修炼日短,但因习武多年,精元之气丰沛,数月打磨,此境却也有了几分小成之象。

    这采药成炁的功夫,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更是十分顺遂。

    于是随着他凝神入静,身体本能便也按照《子午凝炁诀》中诀窍,搬运周天起来。不多时,一种元炁渐厚的充实之感,便也随之袭来。此感随着精气搬运流转周身,也渐带着王则进入了一种冥冥之境中。

    如此静修,也不知过多久。

    王则尚且沉浸在修行之中。

    被他随手放在床边的那枚灵蚌,不知何时,竟悄然推开了一道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