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踪迹(下)

    第八百八十七章 踪迹(下) (第1/3页)

    「咱们哪里还有汉儿奴隶……」

    昆布哈紧跟着反问了一句,随即也想到了:「便是鸡儿年大军刚南下时,从昌桓抚三州抢掠的那批!」

    蒙古历法的鸡儿年,便是大金的大安三年。这一年里,成吉思汗率部南下,正式展开了对金国的攻袭,而攻袭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作为北疆界壕防线最外沿的昌、桓、抚三州。

    当时这三州,不仅是大金经营数十年的军事支撑点,也是防线上最重要的畜牧业、手工业中心,是马匹和军械的产出所在。成吉思汗以跑马倒土登城之法,急速夺取这三州以后,不止夺取了金国多年积累的马匹和军械,也将此地的工匠掳掠一空。

    这些工匠的总数约在五千人,算上家属,人数超过两万。

    得到了这批工匠以后,蒙古军弥补了武器甲胄的生产维修方面最后的短板,就此以所向无敌的姿态攻入中原。而这些工匠也大都得到了成吉思汗的优待,被带到草原上后,大致被视为「哈剌除」也就是平民而非奴隶。

    有些人一度分到了蒙古包、牛羊,还得到允许,可以娶妻生子。要论待遇,恐怕较之在大金边塞还强些。以这些人为核心,后头不断填充入历年掳掠的汉人奴隶,最多的时候,草原上至少有十几万的汉人在为蒙古那颜们服务。

    但这情形,在蒙古军战事受挫,转向西征以后,彻底改变了。

    一方面,汉儿工匠中手艺较精湛的青壮劳力,大都被勒令随军行动;另一方面,留下的老弱或者没什么手艺的普通人,本就被视为奴隶,就算有些地位稍高些,在草原上生活资源急剧匮乏的情况下,也很快就没法维持平民的地位。

    这也没什么办法,盘子里的肉少了那许多,普通蒙古千户部落都已经分出三六九等了,谁还管得了汉儿?

    许多蒙古人跟随成吉思汗攻入中原以后,由于并未打算长期占领,所以大量屠杀军队所经之地的汉人,掳掠随军的十不存一,都充作最卑贱的孛斡勒。

    回到草原以后,被汉儿打败的耻辱在蒙古人心中引发了可怕戾气。他们把这股戾气发泄在身在草原的汉儿身上,向汉儿们施加了十倍的凶残暴虐,仿佛这就是对中原汉家政权的报复。

    阿布尔粗略估算,最少有三四万人在这两年里被杀死或者遭到虐待冻饿而死。

    所以前两年大周开始恢复北疆防线的时候,归属漠南山后各部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