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志同道合,共盟进步

    第九十二章 志同道合,共盟进步 (第1/3页)

    怕的是什么?

    怕的是上头。

    那就自己当上头嘛。

    张十三的话提醒了贾六,他不能只顾自己的进步,也要带领大家一起进步。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团伙的力量才是强大的。

    不是有句话叫花花轿子众人抬么。

    可以预见,通往大清政坛最高处的进步道路上,肯定会有无数流言蜚语以击恶意的攻击,向贾六扑天盖地涌来。

    光靠他自己的双拳定然是难以抵挡的,所以,他不仅要组建一个团伙,更要将这个团伙打造成大清政坛的一股新兴力量。

    一一得三,二二得四...

    如同金字塔般,到时贾中堂脚下站立着无数位部堂、制台、藩台、道台...还有谁敢开马自达过来说他讲话不算数?

    开劳斯莱斯的乾隆恐怕也得讲一声:“六子说的对。”

    机会是现成的。

    四川总督正在大卖官,那就通过这个快捷通道为团伙骨干们先捐些实职官做做。

    比如刘德这个外委把总直接买个实职千总,比如张十三这个哨官直接捐成实衔把总...

    钱得了,官做了,在座诸位再不识抬举的话,那就休怪贾大人不拿他当兄弟看,请出棍神杨遇春了。

    事实也是如此,会议召开之前,杨遇春得到的动手信号是——摔碗!

    莫说死上个把人,就是死上几个,贾六总有千般理由遮掩,大不了替他们报个因公殉职,让家里领份抚恤金便是。

    在这汉军缉捕队,贾大队长就是一手遮天。

    嘿,得劲!

    抢来银子去买官,买了官后再抱团,继而寻求更大的官,也成为上面。

    张十三同鲍国忠都被贾大人这个既实在,又创新且大胆的想法惊到了。

    二人正在思量成功把握有几成时,一个旗兵站了出来,二话不说朝贾大人一拱手:“大人,什么时候动手?”

    正是那位家里有六张嘴要养的汉军正红旗兵张大彪。

    早在听祖队长讲出劫道的构思时,张大彪就做了决定,别人怎么想他不管,反正天涯海角他都愿随贾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