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人我是来发财的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人我是来发财的 (第1/3页)

    既然当了守坟人,肯定得了解守坟人的职责权属,然后才好安排工作。

    逛了一圈后,贾六便来到他的总管衙门。

    说是总管衙门,看起来连个知县衙门都不如,仅有大门、大堂、二堂十数间瓦房,其余均为草房。

    观这衙门工程质量,也就是比贾六在四川搞的竹建提督府好一些。

    上一任总管大臣据说是康熙朝名臣明珠的重孙子,在景陵熬了六年,如今调迁到热河当副都统去了。

    茅厕也是草房,这边供人方便,隔壁就是圈的几匹马,外带守陵官兵养的猪羊。

    那味道,比贾六个把月没洗的内裤都冲。

    因天变暖了,那草房土坯上到处都是蜂洞,蜜蜂嗡嗡嗡的,别提多热闹了。

    茅厕味道没风还好,有风一吹,那飘得总管大人的办公大堂都是一屋子味。

    这可把贾六气坏了,不由大骂明珠的重孙子在任六年,都不知道把衙门修一修,不求你把这衙门弄得跟宾馆一样,你他妈的好歹把茅厕通一通,清一清啊。

    这天马上就热了,看光景他贾总管往后白天得跟苍蝇打交道,晚上跟蚊子一块睡,这谁受得了?

    “少爷,要不让人修一修吧。”

    说话的是贾六打家里带来的两个孩子中较大的那个,15岁,叫刘新平。

    弟弟叫刘新宁,13岁。

    家里犯了事。

    兄弟二人的爷爷是个老秀才,不知道是一心为国还是吃饱了撑的,竟然给衙门提建议,要抓紧清理户口,对外出的人限制归期,并清查当地船户。

    这些,在贾六看来都是缉拿盗匪,打击不法的好办法。

    不过大清律:“生员不许一言建白,违者黜革,以违制论”。

    什么意思呢,就是秀才不允许议论朝政,包括地方政策,反正朝廷的政策好与不好秀才都没有资格议论,更别说建言了。

    秀才还是有功名的都不让说,老百姓更是想都别想。

    敢说,就是妄议国政,违制。

    于是当地官府决定按大清律给刘老秀才一百棍的责罚,交家里永远禁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