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终身名誉会长

    第三百三十二章 终身名誉会长 (第1/3页)

    四斤多重的老王八有点补,连着两碗汤下去,搞得贾六火气有点虚旺。

    骚的慌。

    当然,一只老王八他肯定吃不下,所以就要了个头,其它让栓柱跟索伦亲兵们分享了。

    要说这鳖头肉真是嫩,配个乌鸡就更佳了。

    “此次回乡本意不惊动地方,不想老父母还是来了...”

    对于家乡县太爷,尽管贾六是中央过来的大官,还是很客气。

    人嘛,不管在哪横,就是不能在家乡父母面前横。

    景陵管委会属内务府直辖一级单位,说是中央部门并不过份。

    只是,王知县是空手来的,这让贾总管那句“来就来吧,带什么礼物”之类的客套话,没了用武之地。

    内心隐有不悦,明明乾隆朝乃集贪腐大成者,但自他贾六出仕以来,似乎还没几个人给他送过礼。

    掐指细数,截至目前为止,收礼次数绝不超过五次,还都是小打小闹,比如当上领班那会收了王福和舒文庆两锭银元宝。

    独有一次大进项,是泸州知府的孝敬。

    没别的了,就跟贾六是清官似的,全靠他自己想办法挣,完了还要当散财童子给人家送礼,愣是没见回头的。

    不送礼就算了,贾六也不在乎王知县那三瓜两枣,没想这位老父母反过来倒有点让贾大人出血的意思。

    知县大人什么意思呢?

    就是曲沃百姓生活困苦,家乡好多特产没有销路,因此为了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知县大人希望贾总管这位曲沃县目前活着的最大官员,能够积极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老父母的意思是?”

    贾六认真倾听,不管怎么说他祖籍都是曲沃的,家乡人民有需要,他哪怕日理万机,也要抽出时间予以办理。

    心理能够接受的捐款底限是五千两。

    救急不救穷。

    没想到人家王知县却是希望贾大人能够通过自身影响力,在京师帮家乡推销一下特产,如藕、大蒜、羊肉之类的。

    这样一来,百姓种养的东西有了销路,挣了钱,生活水平自然会提高。

    “招商引资?”

    贾六开了眼界,没想到面前这位年过五旬的老父母还是个务实官,且具有一定经济发展观。

    “难得老父母为曲沃百姓如此尽心竭力,贾某虽不是什么大官,但此事一定出力。”

    贾六欣然同意,让王知县静侯,最迟一个月肯定有音讯。

    虽然他现在只是个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