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再到西安

    第三十六章 再到西安 (第1/3页)

    听完尤振武所说,徐茂祥吃惊更多:“姑爷,您这消息哪来的?”

    “哪来的你不用管,总之是千真万确,你照着执行就可以了。”尤振武道。

    徐茂祥一脸怀疑:“……朝廷会这么好心吗?”又抬头问道:“不知姑爷可有我家老爷的书信?”

    尤振武摇头:“没有,但这个消息,伯父应该已经是知道了, 相信他的书信,很快就会送到。”

    徐茂祥犹豫了一下,说道:“姑爷,不瞒你说,虽然参加互市,得向朝廷交不少的税银, 但比起获利,其实也不算什么的, 要知道, 咱家可是最大的商号,东西又好,蒙古人排着队,想要买咱的东西呢……”

    尤振武脸色一沉,打断他的话:“听你的意思。我的话你是不打算听了?”

    徐茂祥吓了一跳,急忙解释:“小的怎敢?只是事关重大,没有老爷的命令,小的不敢私自做主啊。”

    ---就过往的情况看,红山堡的互市,九月初一开始,一般到九月十五的时候就结束了,该买的买,该卖的卖,徐茂祥他们十月初就能返回西安,但如果听了尤振武的命令,拖延二十五天,它们怕得十月下旬才能回到西安, 吃穿用度倒没有什么, 怕的是影响了李赫然的商业计划,因此,徐茂祥不敢轻易答应。

    尤振武冷冷:“二十五天而已,又不是不让你交易了?实话和你说吧,省一些税银是小的,这件事后面还牵扯更大的好处和利害,如果你胆敢在九月二十五之前交易,哪怕只卖出了一尺布、一粒粮,坏了我的大事,破了我的军机,我就要你的脑袋!”

    ---对于徐茂祥这样的精明商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必须威逼,把刀架到他得脖子上,让他选择要钱要命?他才会乖乖听话。这一点,尤振武深自明白。

    徐茂祥吓蒙了,双膝一软,不由就跪下了:“是是是,小的知道了。”

    ---虽然尤振武尚没有娶妻,还不是正式的姑爷, 但李家上下却都知道,这门亲事是没有跑了,尤振武未来不但是李家的姑爷,说不定还会执掌李家的商业,毕竟老爷只有一个女儿。

    更不用说,尤振武还是世袭武职,朝廷四品的佥事,真是惹恼了他,徐茂祥就算能保住脑袋,未来也不会有前途了。

    这一点,徐茂祥还是能拿捏清的。

    再说了,不过就是拖延二十五日,即便没有李赫然的信,他也能想办法做到。

    尤振武点点头,将周运唤到旁边,小声叮嘱,除了让他监控徐茂祥,不许其提前交易之外,也要想方设法的将“减免税银”的消息传播出去,令参加互市的晋陕商人产生观望心理,捂货不卖。

    ---如果孙传庭河南战败的历史,真的不能挽回,潼关西安也都是不能守了,那尤振武就只有想办法坚守榆林,而要坚守榆林,在兵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粮草。

    榆林土地贫瘠,本地没有存粮,所以尤振武才会把目光投向红山堡互市。

    只要认真执行,这个计划极有可能会成功。

    西安李家是参加红山堡互市的最大商号,货物最全,规模最大,如果李家捂货不卖,配合朝廷将会免税的小道消息,一定能迷惑很多的商人。只要拖到九月底,孙传庭河南战败、潼关危急的消息传来,尤振武就有办法将红山堡所有的粮草物资都征为军用,以备榆林的防守。

    “二十五天是一个大概数字,最好能拖到十月初,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一定要想办法做好。”最后,尤振武小声说。

    “属下明白。”

    虽然明知朝廷免除税银的消息是假的,也猜不透少佥事拖延交易时间的真正用意,但这几个月以来,周运对尤振武得判断力和谋划力,已经是钦佩至极,他知道,少佥事定有深意,他照着执行,不会有错。

    ……

    安排完毕,尤振武带着翟去病返回,九月天气,边塞风沙已经是又扬,尤振武一路返回,颇有萧瑟之意,翟去病却是高声念唐代的边塞诗,兴致高的很。

    连着老石,三人快马疾驰,中午时分就返回了长乐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