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铸炮法

    第十八章 铸炮法 (第1/3页)

    ……

    从巡抚衙门出来,尤振武带着李承芳到南城城头巡视。

    各处城墙之上同样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到处都是奔走的青壮,砖石沙袋,灰土、糠秕、草屑,木碳火桶、开水桶,沸粪桶,各种防守用具,连续不断的搬运上去。

    在人力之外,还有吊杆,一干重物,如两米长的滚木和几十斤重的擂石,都使用吊杆吊上。

    「参见总镇。」

    见到尤振武,负责此段城墙的管屯指挥钟茂先抱拳行礼。

    ---《延安府志》:钟茂先,榆林人,为绥德卫管屯指挥。闯贼至,督众死守。后榆林城墙倒塌,闯军蜂拥而入,钟茂先见已经挡不住,就退回家中,在每道门的后面,都藏了兵器,又藏了两把短刀在腰后。闯军进入钟茂先家,钟茂先假装投降,然后忽然拔刀,连杀数贼,其他贼逃走。钟茂先再回到家中,杀妻子而自刎焉。

    钟茂先是刘廷杰的副手。

    尤振武点头还礼:「钟指挥辛苦,各项准备如何?」

    钟茂先详细介绍,尤振武一边走一边听。

    虽然榆林为九边重镇,城墙高大坚固,但并非没有弱点,首先,南城外面缺乏辅助的防御设施,如果能在南城墙外一百步的距离内,修建三到四座棱堡,各以三百火铳火炮驻守,和城墙形成犄角之势,相互支援,那就完美了。

    但时间来不及,且现在是冬季,修建棱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榆林根本拿不出来。

    当然了,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在城外立营,背靠城垣构筑防线,挖掘深沟战壕,凭借坚固的工事和敌人周旋。

    历史上,这种守城之法并不少。

    但不适合榆林。

    因为闯军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双方兵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闯军又多有火炮,榆林军的战力,也远远达不到能坚守营地的程度。

    所以,就只能用城墙硬抗,外加泥水成冰了。

    而城墙一怕对方大炮猛轰,第二就怕挖城。

    闯军尤其擅长挖城。

    所谓的挖城,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挖城墙的根基,一个流贼拆一块砖,慢慢将下面掘空,每间隔一段距离,留一个土柱,然后栓上绳子,让上万人去拉,把柱子拉倒了,没有根基支撑,城墙也就倒了。

    第二种方法是在城墙根下挖出大洞,然后将装满火药的坛子,一坛一坛的垒放进去,最后投入火把,点燃火药,引起大爆炸,轰开城墙。

    李自成还为后种方法取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叫「放迸」。

    闯军依靠挖城法,无往不利,攻破了很多坚固的城池,但去年在开封却是失去了效果,一来开封城墙是在宋代基础上修建,根基数丈,几乎是墙上墙,闯军不顾死伤,在城下挖了很久,也没有挖到根基,最后虽然也找来了大批火药,一坛一坛的垒放进去,但轰然一声响之后,开封城墙不但没有炸塌,飞溅的土石,还伤了不少的闯军。

    闯军人人震惊,以为开封有神灵保佑。

    但其实是因为开封城墙厚达数丈,坚固抗压,闯军埋设的火药太少,根本炸不到里面去,火药力道反而是向外击出的原因。

    当然了,开封能成功守卫,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应对得法。

    再坚固的城墙,也是经不起敌人日夜不停的掏挖的,为了对付闯军的挖城,一个叫张坚的开封书生发明了悬楼。

    所谓悬楼乃是使用很厚的木板制成,四四方方,就是像是一个台子,悬挂突出到城墙之外,等于是到了流贼的头顶,里面的士兵可以直接向下抛打砖石和火药,痛击在城墙脚下掏挖的流贼。

    这一次大战,闯军一定会在

    榆林故技重施,为了防止闯军挖城,尤振武已经下令打造悬楼。

    此外,为了预防闯军夜间悄摸摸的挖城,榆林城墙外侧,还要挂上很多的铜铃,巡夜士兵一旦听到铜铃响,就要立即点燃火把照明并示警,并观察城外景物,确定敌人是否在挖地道?中文網

    当然,更重要的是沿着城墙根,每几十步就要挖坑埋入一大缸,通过声音辨别在敌人挖穴的方向。然后做出应对。

    南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