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国破山河在

    第222章 国破山河在 (第1/3页)

    “先生!”

    李长青从许三有的声音中听出了某种不祥。

    许三有微微一笑,拍了拍李长青的肩膀,示意他继续向前走,过了这座桥,就可以看到梨花巷,穿过梨花巷,渡过净月潭, 就到望江楼了。

    “对了,我一直没有给你说我以前的事情吧?”

    “先生请讲。”

    李长青目光停留在许三有的头顶,那里炽白夺目,如同落入人间的大日,即使周围风雨如晦,但是也能够洞明乾坤。

    怪不得许三有今日有所不同,他似乎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不过孤阴不长, 孤阳不生, 至阳至刚, 也预示着一条绝路。

    许三有看出了李长青的隐忧,毫不在意地笑道,“我如今年近七十,也算是古稀之年,有什么好值得你操心的。”

    他抬头望向北方,望向燕南,“我少年聪慧,青年得志这些往事自然不用多言,我说的乃是当初人生一大憾事。”

    “三十年前,文帝初即位,效武帝之功,巡九边,阻于洪河堡,失燕南之地, 而我当初就是文帝身边的中书郎。”

    李长青哑然, 他突然有种荒诞不羁的感觉, 原来天下虽大, 也不过一掌之间, 人世因果,相互纠缠,全部都会聚集在一起。

    “阿古烈夜发十万道兵,烽火七十二座,直取燕南,与此同时,文帝因为好大喜功,深入腹地,大周不得不派精兵大将营救,因此错失了阻断大蒙南下最好的时机。”

    李长青斟酌了一下,“当初先生是因为保护文帝才使得紫府破碎?”

    许三有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混杂着雨水从沟壑纵横的脸上流淌而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治《孟子》,怎么会颠倒主次?”

    “额。”李长青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答。

    “当初天后亲自来援,我向天后请命,想要驰援燕南,你猜天后如何回复?”

    李长青能够想象当初的局势,为了救拖累全局的文帝,大周已经错失了良机,如今再强行驰援燕南,只会被大蒙牵着鼻子走。

    用兵,生死之事,存亡之祸。

    天后绝对不会在当时茫然出兵,放弃燕南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放弃燕南,听上去似乎简单,但是燕南之地啊。

    李长青来这个世界这么久,自然听过当初燕南惨状。

    屠城三日,火烧百里,女子配军妓,男子过车轮者斩。

    青史昭昭数言语,道不尽,黔首心酸泪。

    “天后是如何回复的?”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李长青眺望京华,神色微怔。

    国虽破,但山河仍在,后人不忘前耻,自然能够收复旧河山。

    他转头看向许三有,蔚然叹息道,“看来先生未曾按照天后的吩咐。”

    许三有笑道,“你可是觉得我当初可笑?去燕南葬送了自己的前途,现在老来空在这龙口渡叹息。”

    李长青肃然说道,“天后当初的选择,虽然正确,但也是为君者无奈之举,先生当初孤身前往燕南,想救黎民于水火,舍生取义,我如何能够笑之?”

    许三有目光凝视了李长青一会儿,然后继续向前走,说道,“事实是天后是对的,她老人家总是圣明无过。”

    “不过我仍然心有不服,我忘不了当初到达燕南之时,京观上堆积的人头麻木的眼,我忘不了妇孺恸哭的哀嚎,我忘不了那城墙燃烧的灰烬。”

    “你说天后当初若是直接发兵燕南,不救先帝,会不会是更好的结果呢?”

    李长青在心里苦笑,许先生这是魔怔了,在这个君权世界,大周的天后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先舍弃自己的国君,丈夫,去救黎民百姓。

    即使天后当初想这么做,她也调不动文武百官。

    许三有看到李长青的苦笑,明白他的想法,自嘲地摸了一把鼻涕眼泪,“所以天后圣明,但是我却不认同她的圣道。”

    “我从燕南如同丧家之犬一样逃回来之后,就一直蜗居在这龙口渡,我在思考自己的圣道,同时也想要将自己的道路传承下去,直到我遇到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