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以士为士官

    第七十一章以士为士官 (第1/3页)

    以武臣充任军官的事情确定下来之后,赵桓便向岳飞问道:“卿如何看待士?”

    如果说军官制度在大宋还有迹可循,那士官制度在大宋就完全没有参考的对象了。

    理论上,应该选禁军中沙场经验丰富、从军多年的老兵到新军中充任士官,从而教导士卒,提升战力。

    但禁军是个什么德行,大宋是有目共睹,无论赵桓还是岳飞都坚决抗拒这种做法。

    所以要选士官,只能另辟蹊径。

    岳飞思索了片刻,说道:“臣闻学以居位曰士,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如此想来,博学多识者才算是士大夫?”

    这个回答倒是符合大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

    赵桓坦言道:“朕打算在每个军虞侯下设十名士官,以统领兵卒。卿觉得应该如何选拔?”

    这方面岳飞到没有太大顾及,立即说道:“臣以为神武右军已经创建三四天,这些士卒中能脱颖而出,暂领什长、伍长者想必都有过人之处。或者是忠贞弘毅,严格遵守军纪,刻苦训练。或者是身材魁梧,雄壮过人。亦或者博学多识,气度出众。”

    “可令这些人继续充任士官。然后颁布士官选拔标准,十日后进行考核。”

    “能通过者,继续充任士官。不能通过者予以沙汰,另选贤者。臣相信,大宋士人都不甘人下,选拔之日,必然会有大量士卒去参与考核,以取代那些不能通过考核的士官。”

    赵桓若有所思,选其贤者汰其沙,倒是符合中原一向以来的价值观。

    “只是卿打算如何设置选拔标准,以选出卿刚才所言‘学以居位者’”?

    岳飞笑着说道:“在军言军,于军中论博学多识,当然是对旌旗锣鼓、军令军纪等,精熟于心者。”

    赵桓点了点头,岳飞的想法十分符合自己的认知。

    一支战力强大的军队,一定是一支军纪严明、如臂使指的军队。士官要负责帮助军官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