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大宋新一届朝廷
第五十四章大宋新一届朝廷 (第3/3页)
人一直未曾攻克开德。更配合宗泽切断金人退路,有功于国难。按典制应予以重赏。”
听闻孙傅之言,屋内一众大臣都微微颔首。关键是没人敢站出来反对,这王棣是文公王安石的孙子,而且尽忠报国,死守城池与金人血战。无论从哪方面看,官家对他都充满好感,这时候跳出来反对,纯属惹官家不快。
孙傅提出这个人选,李纲与梅执礼就没再与之硬刚。都仅仅是各自提了一个心腹部下,帮其露下脸,给官家留下一个印象,没想过要跟孙傅争这个名额。
他们俩都打算集中精力去争取计相的任命。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亲信扶到计相之位。
廷推效率极高,王棣以最高的支持度,被推到了赵桓面前。
赵桓也就没有多犹豫,立即通过,说道:“下诏令给王棣,迁其为河东路宣抚使,令其即刻上任,抚境安民,安置百姓。同时辅助韩世忠扩大征兵,着手北伐准备。朕希望明年之前河北、河东可以组建至少十万军队,北伐收复河山。”
接下来,所有大臣都精神抖擞,最重要的环节来了,即将廷推一位大宋新任计相。
计相即三司使,主管全国财政,下设度支司、盐铁转运司、户部司。
曾经大宋一度废除了计相,划归户部名下。
但赵桓灵魂来自后世,最关注的就是税收。连寺庙、道观这种化外之地,都忍不住要严格整顿,清算赋税。
自然不肯将三司使并到户部,反而有意提高财政部门的权力,进一步让计相与宰相并驾齐驱。
在赵桓的规划中,宰相管行政,计相管财政,枢相管军政。如此三权分立,结构精简。再不允许宰相、枢相权责不明,每个人都能插手军、政、财三个方面,又每个人无法全权负责任何一个方面。
参与廷推的大臣们都一把年纪了,久经宦海沉浮,对什么人能搞钱,能增加财政税收可谓一清二楚。
当李纲宣布廷推计相后,几乎所有大臣都争先开口。
毕竟这种国宝已经没有几个了,大家都唯恐被别人把自己的提议人选提前说出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