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皇家园林之上的绍天新区

    第四十八章皇家园林之上的绍天新区 (第1/3页)

    绍天新区在东京城的城南偏西南角,要过去必须经过南城的西大街。

    从朱雀门走出,赵桓便详细的打量着西大街上的环境。

    东京这座城市虽然繁华,但却并不文明整洁,相反映入眼帘的是类似于晚清荧幕上那泥泞杂乱的城市形象。

    道路是土路,坑坑洼洼,最近天气干燥,  秋风吹起,城市里还有一股“土味”。

    街上还有大量的骆驼、挑夫,驴车、轿子往来穿行,人潮拥挤。

    道路落后,两边的建筑也没有特别敞亮,有高大奢华的酒店,  也有低矮阴暗的房间,青砖黑瓦使房子看起来稍显老气,  最令赵桓无法忍受的是,  许多房子在屋檐上盖着一层茅草。

    这种茅草大概从远古开始,就一直贯穿到清末,它们并没有盖着整个房顶,而是盖在屋檐最下面,有遮光挡雨,保暖御寒之效。

    还有人以茅草扎成了伞盖撑在店铺之前,伞下面有摊位,摆着各种商品,其作用跟后世那种商家搞活动搭建的户外遮阳伞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际作用无疑是非常先进实用的,可就是不太美观。

    泥土道路、昏暗矮屋、遮阳茅草还有大量杂乱牲畜,给赵桓的印象就是土气与落伍。

    当然这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跟后世沿海文明卫生城市的一尘不染相比,这里是土气落后了一点。

    可是跟西方同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城市相比,这里简直是人间天堂,走在街上不用担心一盆屎尿从二楼泼到头上,也不用穿着高跟鞋避免踩到粪便。

    这座城市只是以这种拥挤、喧嚣,  一同构建出了这个时代的繁华。高大雄伟的砖石城墙,与尘土纷乱的低矮建筑一同昭显着大宋生产力水平的上限与下限。

    但是走出三里左右,眼前整个城市的风景就豁然一边,仿佛跨越了整整一个时代。整片城市面貌,瞬间从逼仄昏暗的古典社会,瞬间进入了整洁明亮的新纪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