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新阶层的勃勃野心

    第七十章新阶层的勃勃野心 (第2/3页)

    如今官家就要一力将其打落下来。

    官员们不敢正面反对,右相只能曲线救国,改为质疑这项方案,只要这项提议无法转为国策,士大夫们也就无需与泥腿子为伍了。

    梅执礼便问道:“选吏不选官,国家凭何以治?指望奸吏治国?岂不道德败坏之人,汹汹盈朝?这天下还有何气节可谈?有何希望可言?”

    但陈东显然已经猜到了士大夫们这经典的套路反击。

    跟他们谈治理,他们就谈道德。跟他们谈道德,他们就会迅速转进到传统、习俗、规矩等各个方面。

    所以陈东笑着说道:“当然也选选官。科举一直以来不都是以选官为主吗?那就在朝廷在中央在设一套选官系统。”

    嗯?

    赵桓一笑,有些明白陈东的想法了。

    果然就听陈东说道:“既然选官一直选的是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人中龙凤,那不妨将这规矩奉行下去。”

    “参与中枢朝廷选试者,必须是学问渊博的博士,或者在地方为官五年以上,没有贪污腐败的吏员。”

    赵桓欣慰的抚掌,赞道:“善,  卿这份提议甚善!”

    这等于给所有地方胥吏都提供了另一条升迁之路,也使他们不必曲意逢迎于上级官员。

    很多人才,  有实学,  却不一定擅长官场逢迎。不像其他同僚一样,可以在地方体系内一路升迁,从胥吏逐渐升为官员。

    但朝廷等于给了他们一個用实力说话的机会,参加中央选拔,一旦通过,将直接升官,说不定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上司的新领导。

    而且中央选试,没有太苛刻的条件,只要要求在地方为官五年,没有贪腐。这也有利于促进地方胥吏奉行廉洁。

    天下二十四路的春闱,将由以往的儒生,变成如今的地方胥吏。

    但要知道胥吏也都是由学生们担任的。

    等于学生同时掌握了官员和胥吏两个晋升途径。

    但也没有对儒家赶尽杀绝,依旧给儒家留了一个晋升机会。而且是非常适合儒家的途径。

    他们一群儒生不是不问世事,皓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