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儒释道的没落

    第九十七章儒释道的没落 (第1/3页)

    “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

    这首诗是大宋宗颐禅师对三武一宗之厄的总结。

    佛门中不缺聪明人,能一眼看出三武一宗灭佛的本质。

    但聪明的个体无法挽救整个堕落的阶层。

    佛门崇尚轮回,如今这一切就像佛教正经历着轮回。

    整个佛教,再次因为像士大夫阶层一样,无可抑制的贪婪,大肆兼并,而被迫成为朝廷要清洗的对象。

    其实佛门与士大夫们相似之处极多,都是凭借着读书识字、免征赋税、免服劳役而成为特权阶层。

    有了特权,他们就大肆兼并,借贷收债,腐败贪婪。

    区别是,儒释道三家,道家已经用黄老之学证明过了,自己不太适合统治。释家根本就得不到中原的统治权。只有儒家,成功把自己包装成了适合统治封建国家的模样。所以儒家士大夫们比和尚更贪婪、更腐败,借着权力鱼肉百姓,为祸一方。

    儒家士大夫们比之和尚,在武力、地位上没有任何优势。唯一使他们避免厄难的就是他们宣传的适合治理国家。

    所以朝廷既然能把特权阶层的和尚一次次肃清,要肃清儒家士大夫们其实也是轻而易举。

    关键只是肃清了儒家士大夫们之后,究竟有没有阶层代替他们帮皇帝治理国家。

    而如今的大宋显然是具有这个阶层与势力的。他们在朝廷的最高层,也有自己的代表。

    那就是计相杨时。

    作为前国子监祭酒,无数出仕的学生都自发围在他身边,组成了一个新的群体。

    他作为学坛泰斗,也必须站出来,为学生们争取利益,壮大阶层。

    要与士大夫特权阶层相抗衡,那没什么比和尚们更适合成为学生阶层的养料了。

    他们同样是特权阶层,把他们的利益让渡给学生,这个蓬勃的阶层立即会获得极大壮大。

    学生们与士大夫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