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阶层跨越的良机

    第二十八章阶层跨越的良机 (第1/3页)

    张浚说道:“关于新拓疆土的管辖,首先在于行政划分。如果划分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统治不稳。”

    “所以政事堂打算将山后九州之地尽划给河东北路。而剩下的塞外之地,主要分为四路。”

    “从高丽以北,沈州以南,编为辽东南路。这里本就是我汉家故地,秦汉、魏晋时,这里便是幽州所属。所以一切典章制度与内地相同。当地即便有游牧、渔猎之俗,也要编户齐民,奖励农耕。”

    “善,甚善!这个提议颇合朕心。”赵桓甚至抚掌称赞。

    不论以任何角度而言,自古以来这里都是诸夏的核心区,把他们重新编户齐民,重归中原模样,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王伯龙就是辽东汉儿出身,身上有着明显的诸夏印记。

    在这里推行与中原一模一样的统治方式,也利于加强当地的国家认同。

    帝国新开拓的领土容易出现叛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当地官员自己都不认同双方是一个民族,所以区别对待,苛刻奴役。

    而大宋统治辽东,显然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

    哪个官员敢在这里胡作非为,横征暴敛,赵桓绝对不介意亲自把他处死,以儆效尤。

    说完辽东,张浚着重强调道:“另一项重中之重的规划则是辽东北路,从沈州以北,这里有良田沃土数万里。”

    “关中八百里秦川便被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而辽东北路这里规模不下关中十倍。”

    “而且平原广阔,土地肥沃,有大量水系流经其中。臣遍翻中原各地水经注,亦未曾见过何处能与此地相比。”

    “把这黑色万里沃土开垦出来,足以成为我朝在北方最大的粮仓。”

    “不仅仅能供应边军所需,甚至可能反哺中原。”

    赵桓总结道:“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啊。”

    “官家所言极是。只要朝廷边军能守住疆土,这广袤土地在腹地发展农业,其环境安稳,条件优渥,必然会迅速开垦出数亿亩良田。”

    “朝廷计亩征银,仅辽东北路就能提供上亿贯财政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