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取回良种

    第六十八章取回良种 (第2/3页)

找红薯成为后世对大清的印象之一。

    只要赵桓想,轻轻松松就能缔造一个大清所谓的那种盛世。

    所以赵桓对在场的一众商人们说道:“昔汉臣张骞,开拓西域,带回胡瓜、葡萄等良种无数,功在千秋,利在万代,所以封侯策勋,青史留名。”

    “我朝开拓东海,朕同样不吝重赏。能为我朝带回良种,使农田产量翻倍者,朕不吝封侯之赏。”

    “能农田产量翻一倍者,封开国县侯。能使农田产量翻两倍者,封开国郡公。”

    话音落下,一众商人们瞬间激动的喧哗了起来。

    封侯拜公!

    没听错吧?

    这一项是千古人杰,名臣猛将才有的待遇,大宋商人们居然也有这种机会?

    大宋文明包容,对士农工商一视同仁不假。

    可是如今竟然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

    以商人之身而封侯拜公者,应该是千古未有了!

    在场所有商人无不是身家巨富,钱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数字了。

    可是封侯拜公的机会就这一个。

    所有人都激动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即跟官家告辞,回去组建探索队伍。

    反正去冰天雪地里艰苦跋涉得又不是他们,只洒洒钱,就可能为自己赢来开宗作祖,青史留名的机会,没人能够抗拒这份诱惑。

    甚至有人已经想好怎么去各学院重金挖角那些农学家、植物学家了。

    这大宋世道真的是日新月异了啊,谁也没想到以往不受重视的农学子弟,如今也能有身价骤翻的时候,成为无数豪族的座上宾。

    看着一众激动、急迫的商人,赵桓缓缓起身,笑着说道:“看诸位都归心似箭,朕也就不留诸位了。卿等今天给朕讲的风闻,朕非常喜欢。”

    “远方有数之不尽的财富,我朝不取,其他各族就会取之。朕希望卿等能扬帆出海,开拓进取,把商队足迹遍布四海八荒每一个角落。”

    “把传说中的鲛人带回来给朕看看。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秦始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