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民族的宿命

    第十八章民族的宿命 (第2/3页)

  对这些异文化国家以及一些游牧部落,赵桓打算差额征召。

    国家极大的类似大食和三齐佛国,就征召一百名学者,小一些国家的征召几十名,而那些游牧部落,最多只征召几个人。

    既是收割各民族的精英人杰,也是为了扩大中原文明的影响力。

    赵桓对苏黛说道:“从藩国里大概也能征召两千名左右的数算学者,能够缓解一下东京的科研压力。”

    “但关键还是要推动学术发展啊,数算水平提高,解决工具改善,数学结构模型先进,能大幅减少人力紧张的局面。”

    “靠藩国的学者,终究还只是治标之策。其能发挥的影响非常有限,与我大宋朝底蕴都相差甚远。”

    赵桓的总结也是大宋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现实情况,那就是在文明开拓方面,大宋是独行者。

    所谓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大宋已经站在了文明的最前沿,放眼四海八荒,没有任何国度能稍微跟上大宋的步伐。

    甚至所有的藩国绑在一起,人口总数、财富总额、学者数量、文明成果等内容都不及大宋的两三成。

    在文明成果、学者数量这方面尤其明显。

    大宋一家,就能拿出近七千名数算方面的专业学者。

    其他各国帮一块,专门研究数算的学者也不知道有没有七百人。

    此次向藩国征召的数算学者,很多人都势必是藩国本国的大学者,是精通经史、数算、天文、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老先生。

    苏黛对赵桓说道:“太学已经极为重视这方面的内容了,数算典籍充斥馆阁。官家还记得卢维那吗?”

    “范思忠那个圣婚小未婚妻?”赵桓笑着说道,这位祆教圣女可是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那套圣婚理论一说出来,母子圣婚差点把范思忠吓晕过去。

    这要是他范思忠英年早逝,她的遗霜跟儿子,按照祆教教义,举办圣婚。

    那范家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好在祆教在当初的修道迁佛政策中随着两座小祆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