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风铃摇曳

    第三章风铃摇曳 (第1/3页)

    大宋外部血雨腥风的同时,内部却在展现着这个时代最璀璨最华丽的文明成果。

    建业二十三年冬,赵桓与帝国左相,枢密使等大量朝廷公卿,亲自出席了太学在漕运边上兴建的超级冶炼工厂项目。

    帝国的冶金学院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庞大的高炉和一根根体型粗壮的管道。

    这座超级冶炼工厂赫然运用的就是大宋当下最先进的高炉炼铁技术。

    太学院的教授陪同在赵桓身边介绍道:“官家,如今的高炉炼铁技术是用焦炭、含富铁矿石和石灰石熔剂在竖式反应器,高炉内连续生产液态生铁。”

    “这种炼铁方法,工艺相对简单,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生产效率足是以前的近十倍。”

    “而且钢铁工艺比以往更加成熟,能更耐高温和极寒。”

    焦炭和石灰石,中原遍地都是,而且中原有漫长的使用经验,这个不难实现。

    赵桓问道:“富铁矿石,卿等在何处找到的?据朕所知,中原似乎并不多富铁矿。”

    负责此项目的太学院冶金教授点头,说道:“中原富铁矿不多,也有一些。而这里的主要来源是夷州,当地绿铜铁矿是一座超级富铁矿,已探明的储量,几乎是神州之冠。”

    “一队开拓者在当地伐木除林,建设种植庄园时发现了这座富铁矿。于是又在当地开起了挖矿行当,每个月往中原输送十数船铁矿石,经漕运直接进入东京。”

    闻言,赵桓颇为欣慰,他最喜欢看到的形势就是这种,开拓者在新领土上进行拓荒时,发现了这种超级富矿。

    仅这一座矿就能让这个家族收获多少寻常人在中原几辈子都赚不回来的财富?

    这将激励着更多的中原百姓主动去开拓异域,发展经济。

    赵桓问道:“这座超级冶炼工厂能产钢铁多少石?”

    太学教授们脸上充满了骄矜,说道:“仅这一座超级冶炼工厂就占地上千亩,每年能产钢铁八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