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吊民伐罪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吊民伐罪 (第2/3页)

的后背。

    “老黎!”“老杜!”

    分开之后又是一齐大笑起来。

    杜飞抓着黎援朝的肩膀:“老黎,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黎援朝道:“今儿早上刚到,得着信儿说你要来,我就坐不住了。”

    杜飞道:“这次我可要上你的地盘好好看看。”

    黎援朝道:“什么我的地盘,我就是暂时替国家看着,只要一声令下,我就服从命令。”

    说话间黎援朝的眼光不经意的瞥了跟杜飞同行的罗正明一眼。

    杜飞情知黎援朝这是在表态,利用罗正明把这番话传回来。

    这也是人之常情,事到如今黎援朝事实上已经是一路藩王。

    不管他原先什么出身,在单国北部已经有了一个捆绑在他周围的利益集团。

    老话说,屁股决定脑袋。

    黎援朝本身的立场,应该没问题,但他周围的人,他手下那些兵呢~

    这次上面稍微展露出一些心思,黎援朝就大老远跑到坤明来,只怕心情相当复杂。

    过来迎接杜飞是一方面,更多还是试探这边的口风,顺便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至于这个态度有几分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但杜飞相信,如果真到那一步,黎援朝还是会坚定的回来。

    毕竟他的根子还在这边。

    然而,在杜飞看来,黎援朝此时的患得患失都是杞人忧天。

    随后黎援朝给杜飞介绍了办公室里的另外那位,是黎援朝父亲的老部下,也是杜飞这一次过来,负责接待的地方领导。

    杜飞客客气气打过招呼,便把琐事都交给罗正明交涉。

    他则跟黎援朝到隔壁的会议室单独谈。

    会议室的面积不大,中间摆着一张黑色长条木桌。

    一名小战士给二人倒了两杯水就退出去。

    杜飞没有坐下,直接走到窗户边上,顺手摸出烟,瞅黎援朝一眼:“来一根?”

    黎援朝伸手接过去,拿打火机点燃了,吸了一口道:“老杜,我听说这次上边要有大动作?”

    见他这样开门见山,杜飞就知道黎援朝真急坏了。

    毕竟是自己一手打出来的基业,不由笑道:“怎么?怕被人摘桃子?”

    黎援朝稍微有些尴尬,干笑一声,算是默认。

    杜飞拍拍他肩膀:“放心吧~没人惦记你那块地盘。话说回来,就算真有人,以现在的国际形势也不可能,战后确立了‘雅尔塔体系’后,国际边界基本确立下来,再想改变固有边境,需要极大代价,肯定得不偿失,如果是一些小国,无关大局就算了,以咱们国家现在的情况,就算你死乞白赖往上贴,咱都不能要。”

    黎援朝对杜飞始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

    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从一开始就得益于杜飞的指点和支持。

    如果是同样的话,在别人嘴里说出来,他肯定有疑虑,可是杜飞说的,效果就不一样。

    “雅尔塔体系~”黎援朝默默点头,这个名头他是听过的,原先听他爸跟老战友喝酒吹牛提过,但要说具体怎么回事,他也说不清楚。

    这也是当前大部分人的局限,即使黎援朝已经算是最顶级的精英,但信息的来源依然限制了他的视野。

    好在有杜飞这个狗头军师。

    但黎援朝还是不太明白这次的情况,问道:“老杜,你给我说说,这回到底怎么回事?难道真要跟印杜大打?”

    杜飞来之前就想好了,这次的计划黎援朝是重要一环,没有必要对他藏着掖着。

    但杜飞也没急着和盘托出,不答反问道:“老黎,先别说我,先说说你。”

    黎援朝一愣:“我?我有什么好说的,不就那一堆一块。”

    杜飞道:“就那一堆一块,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自从上次黎援朝利用新买的坦克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紧跟着又威吓住了北上准备坐收渔利的正府军,在实质上已经掌握了单国北部三分之一的范围。

    控制着超过八成的翡翠产量,再通过新建的矿石交易市场,以及直接连接香江的,走运南、光西的运输线,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事实上已经成了国中之国。

    如果到此为止,黎援朝已经摸到了‘枭雄’的门槛儿。,

    然而,接下来该怎么走他迷茫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想法,无非继续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大军南下,拿下单国。

    但真要这样做又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他现在在单国北部,牵涉的区域外利益不多,可一旦南下,情况就变了。

    到时候不仅要面对复杂的内部,还要应付邻国,原先的宗主国,都是麻烦事。

    而且,因为黎援朝的出身,从一开始就染上了底色,注定这些外部因素不会对他友善。

    所以,拿下北方后,黎援朝一改之前的进取姿态,愈发小心谨慎。

    通过土改收拢人心,通过普及小学教育,获得文化认同。

    再通过整编和大练兵,牢牢掌握住兵权。

    这些举措固然让他的权力体系更稳固,却仍没解决下一步往哪走的问题。

    如果长期解决不了方向问题,黎援朝的极限就到此为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