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各就各位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各就各位 (第3/3页)
至于这把刀举起来,最终会砍到什么人的身上,就全凭林天生的心意了。
又过一天,杜飞再次收到情报。
林天生从坤甸出发,根据他跟杜飞约定的,抵达加里曼丹岛的最南边,直接对外宣布,这次袭击行动,表面上是本地土著干的,背后却是雅佳达的清报部所为。
林天生发表声明,严正警告苏比安,这种行为绝对不可接受,警告苏比安不要一味挑衅,并且声称要打到爪哇岛去。
杜飞得知情况不由一笑。
他倒是没想到林天生把两件事捏合成了一件事,直接拿这个做借口威胁苏比安。
顺便让南洋林家那边疑神疑鬼。
按道理出现这种情况,南洋林家疑心生暗鬼,第一时间肯定怀疑林天生。
可是现在林天生把黑锅甩道苏比安头上,他们心里又含糊了。
苏比安的确有动机针对他们。
至少目前,南洋林家仍是林天生在西加里曼丹统治的基石。
远在雅佳达的苏比安,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还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就被扣上了一口黑锅,把他弄得莫名其妙。
却也蓦的反应过来,难道林天生真要把触手伸到爪哇去?
苏比安不确定。
按说以林天生目前的情况,属于守成有余扩展不足,并不具备向外扩张的条件。
问题是,林天生可不是单打独斗,谁也不能忽视他的背景。
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苏比安不确定京城那边是怎么想的,如果想继续向南洋发展,并在他这打开突破口,林天生的行动就合理了。
苏比安不敢小觑林天生的警告,当即提高警惕连忙联系占据西爪哇的黄家。
目前苏比安的情况很尴尬,真正能掌握的只有东爪哇,苏门答腊虽然归顺了,他却为此付出太多,令他捉襟见肘。
苏比安必须保住手头最后的筹码。
至于说黄家,跟他也有合作基础。
虽然当初黄家是杜飞扶植起来的,但黄家有自己的利益。
在联合几个大家族控制了东爪哇,黄家已经从一个带有封建色彩的资本家族蜕变成了一个军阀。
此时他们通过财富和武力占据了大量生产要素。
尝到了这种甜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对地盘的控制。
正因如此,他们跟苏比安一样,不希望林天生介入进来。
他们不确定,林天生来了会采取什么正策。
大概率不会任由他们继续掌握现在的地盘。
在这种情况下,黄家跟苏比安一拍即合。
这令苏比安稍微松一口气,至少林天生要打过去,没有黄家当跳板,仅凭林天生一方,根本没有越海作战的能力。
……
几百公里外,就在林天生在搅动风云的时候,巴淡岛上的魏成功和马冬梅也开始动起来。
一天晚上,一名本地人被外来的一个白人酒鬼殴打成重伤。
这本来算不上什么,但在魏成功的推动下,很快就成了新闻。
本来这几年的经济就不好,印泥又动荡不安,日子愈发艰难。
即使战乱没有波及巴淡岛,也让人们心里那根弦绷紧了。
这次的事就像导火索,一下激起了岛上的强烈反弹,要跟岛上的负责人讨一个说法。
但问题是,那个打人的凶手在行凶后早就消失了。
尽管岛上的治安队承诺,一定会抓住凶手,人们却不愿相信,希望有更高级的官员介入。
可问题是,现在雅佳达那边正被林天生弄得风声鹤唳,哪有闲工夫来管这里的小事。
面对这种情况,巴淡岛的负责人也很无奈,只能不断劝说,却没实质推进,任由形势不断恶化。
他这种行为,在本地居民的眼里就成了敷衍。
再加上马冬梅稍微施展了一些小手段,巴淡岛的情况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失控。
这天上午,一名前一天晚上刚收到一千美元的治安员,在执勤中因为‘过度紧张’造成枪支走火。
恰恰在当天晚上,一位好心的‘神秘人’为愤怒的本地人提供了十几只老旧的步枪和几百发子弹。
到第二天,不出所料,在巴淡岛的市正厅附近爆发了枪战。
本地再次向雅佳达报急,却仍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林天生的大军集结在爪洼海北边,如同在苏比安头上悬着一把剑。
相比起来,巴淡岛这点事儿算得了什么。
况且这两年,在苏哈图死后,类似的情况实在太稀松平常了。
印泥地区有几千个岛屿,即便当初鼎盛时期也不可能全部掌控,只是名义上的统一罢了。
现在苏哈图死了,苏比安威望不够,再加上加里曼丹岛的情况,让不少人有样学样,更是一地鸡毛。
又过了半个月,因为雅佳达反应迟钝,魏成功和马冬梅顺利在巴淡岛拉起了一支游击队。
他们要钱有钱,要枪有枪,又鼓动起了人心,发展异常迅速。
不到半个月,就蔓延到了廖内群岛的几个重要岛屿。
并打出了自由军的旗号,正式喊出了口号,要脱离雅佳达,加入马来联邦。
……
上午七点多。
六月的鸡笼坡非常炎热。
庞大的绿色圆顶建筑内,一间豪华办公室里坐着马来最有权势的人。
鬓角花白的老者带着黑色的平顶帽,脸色有些古怪。
在他面前是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笔直的站在办公桌的对面。
老者看过来:“马哈迪,给我说说怎么回事?”
中年人神态平静:“阁下,这是今天刚收到的消息,我暂时还不了解更具体的情况,不刚才跟清报部询问过,应该不是我们的人。”
老者皱眉,想了想道:“先把事情压一压,不要透露出去,我们再看看。”
突然冒出一个没听过的组织,宣布廖内群岛要加入马来,实在把他们这边搞的莫名其妙。
为了稳妥起见,肯定要先放一放。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老者刚把话说完,一名神色匆匆的青年敲门进来,把一早的报纸放到了办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