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螺蛳粉突然火起来了(求订阅)

    第245章 螺蛳粉突然火起来了(求订阅) (第2/3页)

 于是,这段时间,又加大产能,哪怕其他管理者不理解,也要生产,买原材料,剩余的资金已经不多,总部不可能再支援,全靠他们撑着。

    螺蛳粉的原材料成本不贵,目前共有三款,给料比较足,包装比较好,一包2.5元到3.2元之间,网店销售129元/10包,除去邮费成本和网店抽成,到手大概是105元到115元,若再算上人工成本等综合成本(不算设备投资、广告支出和工厂投资),毛利能够达到85元左右。

    如果一天能卖出五千小箱,毛利42.5万元!

    只是,网店销售有点不好就是到账比较慢。

    在网店,只有卖家发货,买家确认收货钱才会到卖家账户里面,发货不点确认10天后自动把钱打到卖家。

    所以,快的话,两三天之后,有一部分钱会到账,慢则十多天。

    这个到账速度还可以,也好过那种大型超市,压厂家资金至少一个月。

    而且,这可比出厂价赚多了。

    [厂家――代理商(拿到的是出厂价)――经销商(如果没有区域代理商,可以直接从厂家拿货)――小超市等实体店(进货价-零售价,量少拿不到出厂价)]

    代理商或经销商拿到的出厂价定为8元,实体店进货价为10元,推荐零售价为14元/袋。

    目前没有竞争对手,零售价才有这么高。

    如果竞争对手多之后,出厂价定为6元,实体店进货价为8元,推荐零售价为10-11元/袋。

    以方世景的估算,竞争再恶劣,出厂价低到4元就必须压榨原材料成本了,可能还有一两块的毛利空间。

    公司账面上已经没有多少资金了,总部投资五千万元,买一百亩地花不了什么钱,才七万块钱一亩,镇上就是这种价格,有人来投资就不错了。

    主要是建厂和买设备买了三千七八百万,最终留下来的资金只有几百万元做活动资金。

    如果打不开销售局面,那只能去银行贷款,这又得通过总部批准。

    这对他来说,这是能力不及格的表现,方世景不愿意这么干。

    螺蛳粉卖得好,他拿到的业绩分红就越多。

    他的薪酬待遇是24万元加食品公司1%税后利润分红。

    如果真的这么火下去,一年税后利润达到一亿元不是问题,甚至会超过两亿元,他拿到的分红就是上百万元了,工资根本不算啥了。

    公司是他一手组建起来的,这才有这个利润分红。

    但是,螺蛳粉火起来还是靠老板,他有点愧疚。

    方世景暗道:老板这次上节目采访,一下子就把螺蛳粉炒红了,相当于几千万元的广告效果了,而且还不一定达到如今的效果。

    想起网络上说的,老板营销奈雪,策划奶茶妹妹活动,才花了一两百万元,就搞得全网沸沸扬扬,再加上其他营销手段,就把奈雪de茶炒火了。

    虽然最后卖掉了奈雪,那也赚了上百亿元。

    真是营销鬼才!

    越想越佩服老板,对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

    刚上班没多久,销售部就接到电话,说有不少经销商和小超市老板要货。

    公司目前还没有开放代理商,都是销售员找食品经销商,但星海食品公司没有食品经销商的渠道。

    在经销商那里推荐效果不好,只好直接推荐给超市或者小卖部,只是推销效果不好,还吃力不讨好。

    那些店老板感觉螺蛳粉卖得太贵了,推荐零售价14元,进货也要10元。

    就那么一包螺蛳粉,这些小超市老板也能猜测出来成本价大概有多少,进货价竟然要10元。要是量大才能拿到8块钱的经销商价格。

    糠师傅没多大区别,但糠师傅市场价卖才三块钱左右。

    这么贵的螺蛳粉,谁会要!

    哪怕推销员说卖出才收钱,还可以退货,这些店老板都不愿意让螺蛳粉货架。

    可在今天,就有不少客户问了“你家有螺蛳粉卖吗?星螺的。”

    “没有,那个售价要14元,你也要?”

    “不要问你干吗,太便宜我还不买呢,买了也不敢吃,网店卖129元10包,只是没有零散卖,我就尝个新鲜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