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三个要求

    第314章 三个要求 (第2/3页)

,我们Z府一定要做好服务人民的工作。”

    短暂寒暄之后,柿长周波用很客气的口吻,向沐阳提出邀请:

    “沐先生,今天有空吗?想邀请您到市Z府做客,喝喝茶,短暂休息一下。”

    说完的时候,微笑看向沐阳,那种穿透力的视线,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被盯着有些不舒服。

    不过,沐阳很随意地说:“可以,我还没有去过绿城市Z府,荣幸之至。”

    沐阳本来先回老家,但这些官员来都来了,而且亲自迎接他,别人给他面子,他总得给对方面子,去市Z府做客一趟也不耽误事。

    周波看到沐阳回答得很随意,没有很勉强的感觉,哈哈一笑:“沐先生能来我们市Z府做客,那才是我们的荣幸,也是绿城数百万乡亲的期待。”

    “柿长言重了。”

    沐阳笑了笑,心想着这些官员说话,拐个弯,马上跨越到普通百姓中去了,这个思想境界真TMD的高。

    一会后,沐阳坐在公司车子后座上,秘书王小敏给他汇报老家的一些情况。

    沐阳一边听,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

    绿城南宁的秋天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别人的秋天是红枫黄杏,绿城的秋天是色彩斑斓的花,是打翻的染色盘。

    翠绿的乔木巍然不动,陪着龙象塔度过春夏秋冬,四季常绿;粉红的异木棉在秋天悄悄开放,从大片绿荫中挤出头来透一口气;红的、粉的、白的、淡黄的三角梅,朵朵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绿城多彩的秋天。

    王小敏谨慎地说:“董事长,螺蛳粉效益很不错,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我们的袋装螺蛳粉已经降价到10块钱一包了,如果是最普通的袋装螺蛳粉,那只有五块钱了。

    不过,我们依然占据绝对的市场占有率。”

    王小敏娓娓道来,把她所看到的向董事长汇报,先谈一下两家公司的一些情况然后着重说家乡的变化,环境变化。

    董事长问她如何看待,她才加上她自己的分析,非常注意话术,不能因为自己的分析而影响董事长的分析和判断,这是一个秘书特别需要注意的事,如实汇报就行,如果添油加醋,那离被辞退或者边缘边也不远了。

    星海集团的螺蛳粉卖得很好,月营业额已经破一亿元,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

    绿城也在充分挖掘螺蛳粉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全力打造螺蛳粉全产业链。

    很多农村家庭种了笋,专门向星海集团食品公司供应,竹子就编织成一些竹子工艺品,星海集团食品公司帮农民推荐竹制品公司。

    “这个螺蛳粉没什么技术含量,降价是很难免的事,能火几年就不错了,现在就靠品牌口碑和渠道竞争。”沐阳对这个螺蛳粉生意一点不看重,只要不亏本就行。

    星海集团的螺蛳粉先入为主,大众认可这个品牌。

    而且,星海集团的螺蛳粉工厂透明宣传,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对食品安全有苛刻要求,消费者放心购买就食,也比普通品牌螺蛳粉要贵许多。

    听王小敏说,现在公司的螺蛳粉已经有十几个款式。

    约四十分钟后,沐阳到达绿城市Z府。

    在会议室坐下来,大家喝喝茶聊聊天,感觉时机差不多后,副柿长丁阳为沐阳介绍绿城的情况:

    “在城市规划上,我市将按照‘一城七区七组团’的发展格局和7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结构,完善省会功能,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省会。

    同时,继续围绕“东盟西部发展战略”,加强项目谋划,继续在城市发展战略定位、重点战略发展地区、破解城市发展瓶颈等方面不断探索。”

    市领导向沐阳描绘绿城未来几年发展的蓝图,沐阳全程微笑,他对绿城未来几年的发展再清楚不过了,的确跟他们说得有些差距。

    城市很漂亮,比大多数一线城市都漂亮,绿化非常好,适合居住,城市扩张也非常快,但人均收入不高,人才外流。

    同时,老家的工业园区根本没有什么大企进驻。

    星海集团向绿城Z府表示了投资意向,但还没有完成定下来。

    这一次投资规模比较大,所以,沐阳亲自回来商谈,他也想回家看一看家乡的变化。

    等市领导介绍完之后,柿长问沐阳有什么要求,让他大胆地提,说绿城Z府尽力地服务星海集团。

    绿城太需要大企进来发展了,特别是名企。

    星海集团不是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