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你们不行,并不代表我不行!(求月票)

    第319章 你们不行,并不代表我不行!(求月票) (第2/3页)

十年内的情况来看,全球车企在自动驾驶方面,几乎都是以行业整合为主。

    在全球自动驾驶企业关系网络中,上百家企业之间相互交织,共同配合。

    比如整车企业丰/田、大/众、戴母勒、幅特、特丝拉、尉来等,互联网巨头谷/歌Waymo、度娘、藤讯等,一级供应商的博世、电装等,合作关系纵横交织。

    从自动驾驶垂直整合方面,目前只有特丝拉是从摄像头到芯片,再到造车都在自己做。

    当然,目前特丝拉还没有做出来全自动驾驶,到2019年才放出消息,哪怕到了2022年,就算可以自动驾驶,但一般人也不敢用,不敢拿自己命运来开玩笑。

    如果星海集团做出来了,肯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真正全自动驾驶第一家公司,特丝拉只能是二哥,股价肯定大受影响。

    而在未来,国内的新造车势力中,一直对外宣称自动驾驶系统自研的尉来汽车,发布的NIO

    Pilot。

    虽然从控制算法、底层软件、ADAS控制器等方面进行了正向开发,但在硬件方面,依然采用Mobileye

    Q4的芯片与融合方案,以及博世的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传感器,所以严格来说,NIO

    Pilot只能算是半自研。

    而在未来的同一时代,另一家标榜在自动驾驶方面是自主研发的小棚汽车,无论是在芯片、数据处理解决方案方面,都是在与德赛西威、英伟达等供应商合作完成,并非完全自研。

    尽管自动驾驶完全自研,必然有利于后期的更新迭代,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但缺点是需要巨额投入,与供应商相比缺乏完整的解决方案,周期长,其初期BUG较多。

    所以,大多数车企选择了与供应商合作得更为稳妥且能更快落地的部署方案。

    在这一问题上,自研也好,与供应商合作也好,其实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

    再来说说“哪家造车新势力做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目前来看,确实还没有,应该没有放出全自动驾驶的消息。

    如果过段时间,星海集团放出全自动驾驶,那它就是第一家。

    哪怕到了2022年,依然没有。

    自从汽车有了车联网的概念之后,操作系统一直被平果和Andriod两大科技巨头垄断着。

    国内巨头BAT入局之后,基本上都选择基于Andriod做二次研发,打造了自己的车载操作系统。

    如果沐阳要做车载操作系统,还是在Andriod平台上做。

    除非,在未来,他自己研究出新的操作系统。

    但目前看来,这太费时间了,没有必要。

    沐阳要做自动驾驶系统,自然先从大框架开始。

    硬件只能采购,星海集团目前不可能自研生产。

    搞了一个上午,大框架还没做好,大脑有点发晕。

    快到中午的时候,让保镖赵单去厨房打饭过来。

    吃过午餐,直接在办公室休息。

    下午的时候,沐阳还没开工,习惯性地看看新闻,放松一下。

    他看到一条比较重要的消息,媒体报道议论的比较多,公关部门推送报道给他阅读。

    在刚举办的漂亮国制造商协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民用悍马前总裁约翰表示:“汽车业欢迎新进入者,但在生产流程完成后,我希望他们能在40年左右的时间里做好对接客户的工作,以及应对各种变化的准备”。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造车不是儿戏,可不是具有一点制造技术就能造车的,而且还是一家才成立三年的公司,生产焊机跟生产汽车完全是两回事,销售也是如此。

    显然,这句话是对“新来生”星海集团发出的评论。

    通用汽车副总裁内森也支持约翰的说法,更是直接表态:“造车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星海集团造的新能源车一年能卖出五万辆,那我不介意吃翔。”

    这些老外的智商,不能以平常人的想法去评估他们,表面上看似很蠢,但普通人怎么知道人家是如何想的,都是一群老油条了。

    截止目前,虽然沐阳还未在公开场合谈及详细汽车计划,他只是在新品发布会上提了一个新能源车的造车构想,但星海集团要造车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而且还传到了海外。

    沐阳也知道,连个概念车都没有,甚至连个PPT和图片都没有,就是嘴上说说谈构想,不被人吐槽才怪。

    但他让人吐槽也是他的目的,他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星海集团要造车。

    目前来说,的确达到了他的目的。

    你们就吐槽鄙视吧,要不我没法口嗨呢。

    的确,卖车与卖焊机在本质上的确存在非常大的区别,沐阳也没说人家错。

    沐阳刚开始召开新品发布会时,也有不少同行质疑,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在媒体记者面前公开表态什么,都是私下评价。

    只有个别想蹭下热点的相关专家,站出来质疑一下,但有些风波很快被沐阳和星海集团的公关部门平息。

    一直以来,星海集团造车都受到质疑,只是最近少了一些而已。

    星海集团不是互联网公司,但传统车企把新能源造车势力都划分为“新势力”,肯定不愿意有更多的企业进入造车行业分蛋糕。

    前民用悍马总裁约翰说得也没错,从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角度上,一家汽车制造商在汽车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处理各自问题;

    从获得制造汽车的材料开始,一直到几十年后车辆报废,每个环节每个流程都需要亲力亲为。

    就像未来平果公司要造车,如果还是采用像生产iPhone那样的外包生产模式,那就显得格外复杂。

    不仅要决定汽车维修事故是由平果负责还是其承包商负责,还要考虑处理召回以及与安全监管机构打交道等事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沐阳也知道,特别是几年后。

    在造车新势力那里,口号喊得贼凶。

    “市值超过宝马、丰田、法拉利!”

    “一款车没上市,市值已经国内最高!”

    “年底造出飞行汽车!”

    “研究三个月,押上人生全部!”

    ……

    一个个故事足以让人血脉偾张。

    这种信心来自需求,新能源车销量给力,资本市场给力,都是翻几十倍的行情。

    地产、手机、空调、互联网等跨业巨头纷至沓来,带来“互联网+”“智能”,这种“鲶鱼效应”对激活传统造车有好处。

    但是,这种跨越式发展需要建立在雄厚的技术基础上,造车不是积木游戏。

    如果门槛这么低,那传统车企“百年积淀”、“工匠精神”岂不是闹着玩的?

    最终,新势力造车,成功的也就那几个而已。

    虽然销量好,但并不代表安全问题就少。

    当然,没有谁一开始就厉害,有问题很正常,车子也的确不错,但上市圈钱却是真真实实。

    至于通用汽车副总裁内森说出打赌那句话,信心来源于目前最牛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特丝拉,目前销量也非常差。

    当然,而此次民用悍马前总裁约翰的隔空喊话,可以说是悍马作为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新来生”的一些劝告;

    但仔细品品似乎也有点仗着自己经验丰富,“倚老卖老”的欺负新人的意味。

    而通用汽车副总裁内森的话,完全就是鄙视星海集团了,沐阳想不到这种老套路就出现在自己身上,比“姚名如果能拿19分,巴克利亲驴屁股”的打赌性质还狠一点。

    巴克利亲驴屁股的事是2002年的时候,也许内森觉得再学巴克利亲驴屁股很难引起大家关注,干脆下了一个更狠的决定,想哗众取宠罢了。

    沐阳也满足他的要求,那就让他出名吧,这样也能星海集团造车更能吸引大家关注,大家各有所求而已。

    这样也好,顺便还能宣传一下星海集团,继续把星海集团造车保持一个热点,也许车子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