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终上国内富豪榜

    第326章 终上国内富豪榜 (第2/3页)

高。

    星海集团生产半导体制冷片的单个成本由30元降到27元,放开供应后,这个成本还会继续下降。

    集中精力生产和销售半导体制冷片,赚的钱不会比卖全套装备少。

    现在国内天气变冷了,但南半球变热了呀,还是可以出口销售的。

    星海集团已经囤积了两千万只半导体制冷片,现在同样开大马力生产,并没有因为进入冬季就暂停了生产半导体制冷片。

    星海集团刚结束记者招待会两个小时,在温城滨江路附近有一家服装品牌公司。

    公司外墙挂有个一广告牌子,上有几个字“不走寻常路”。

    经常看过这个广告的人,很容易猜出这是哪家服装公司。

    没错,它就是美特丝邦威。

    美特丝邦威集团是本土企业,这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几乎每个城市步行街头,都有一家美特丝邦威服装店。

    物美价廉,可以这么说,年轻人比较喜欢。

    董事长胡铭赶紧召开高层会议。

    “刚收到一个好消息,让大家过来碰下头。”五十多岁的胡铭看大家一脸疑惑,“我也是刚刚收到,是星海集团放开半导体制冷片供应,不再生产穿戴式空调。”

    8月份的时候,公司看到星海集团销售穿戴式空调火爆,也想加入这个行业,但没找到供应商能够生产合适的半导体制冷片,委托半导体制冷片工厂也没法生产出重量轻,低功率高效率的半导体制冷片,以致公司没法进入穿戴式空调行业。

    “董事长,真的假的,星海集团就这么愿意放开垄断,自己吃下这份蛋糕不好么?”

    “两个小时前,星海集团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官网公布了消息,估计不少服装同行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星海集团在三个月内,光穿戴式空调就营收八十多亿,还是由于产能不足,果然吃独食才是最赚钱的。”胡铭羡慕道,

    “但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愿意放开市场,据我估测,有两种可能,星海集团不是服装公司,全是委托生产,如果只生产半导体制冷片的话,大大小小服装品牌都能生产制造穿戴式空调,一个公司的销售渠道毕竟是有限的。

    但如果全国服装业发力的话,依靠同行的销售渠道,一年卖六七千万套穿戴式空调很随便,再加上出口,一年随随便便破亿套。同样能够赚到这个钱,而且还省力。

    第二种可能,正如他们所说的,让利于民,让利于普通服装业。我有点不太相信不看重利益的企业,但换句话来说,星海集团是家高科技企业,沐阳是科学家,我也看不懂沐阳这个年轻人,也许他不屑于争抢低端行业,与星海集团的定位不符。”

    “这个年轻人的确厉害,不同于寻常人,也许已经脱离了纯粹赚钱的层次,说不定在他眼里,只有数学了,哈哈。”一位董事笑道,他是没有鄙视沐阳,只是感觉这事让他放弃垄断赚钱,不太可能。

    “人家的确厉害,不得不服,动不动就是世界第一,连外企都被赶出去,星海集团造出穿戴式空调,抢占了服装市场一大块份额,我之前还担忧他们明年放开供应。”胡铭叹道,立马一本正经,“我让大家来开会,不是讨论人家多厉害,而是讨论我们如何进入穿戴式空调行业,如何抢占新的市场,这才是主题。”

    “我这边没什么意见,我们不做,明年要少一大块业务。”一名高层举手赞同。

    “我也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