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计划与实际偏差太大

    第474章 计划与实际偏差太大 (第2/3页)

问题,牵扯到整台发动机,一动而牵发全身,那才是最恼火的。

    目前,沐阳在解决涂层的问题。

    他来到涂层实验室,帮研发人员分析几个问题后就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来没多久,他的学生金伟进来向他请教问题。

    每一周,沐阳都要抽出一些时间来指导学生,每名学生每周大概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指导时间。

    金伟恭敬地问道:「老师,我现在有个疑惑,我们现在研究的发动机轴类零件一般采用什么涂层?」

    实际上,他们正在为老师做一个航模,遇到了不少问题,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这么一对比,才发现老师真的是牛比。

    「高温耐磨涂层吧。」沐阳没有直接回答详细问题,而是转问,「你现在熟悉材料了吗?」

    「书是看完了,但应用方面,不是很熟悉,然后去查涂层材料,发现太多型号了,不知道如何选用。」

    「光耐磨涂层型号,国内外就有上百个型号,这还不包括一些厂商自己定的型号,你记不住很正常,而且也没这方面资料帮你汇总,这方面的资料并不多。

    你记材料,不用去记那么多,除非你记忆力非常好,但不管如何,都不是研究材料的正确方法。

    如果你真的要深入研究材料,那你要懂得每一种元素的特性,包括其晶胞结构。「沐阳耐心解释道,」发动机的轴类零件多采用C—Co涂层,封严环以及缘板配合面采用CoMoCrSi涂层,管齿采用AI203—SiO2涂层,而抗冲蚀多采用TiN涂层,我说这几点,你发现了元素方面有什么区别没有?」

    沐阳看他摇头,也不为难他了,他这学生才接触材料没多久,如果没有深入材料几年时间,也很难搞明白。

    「Co钴、Mo钼、钨、SiO2都有耐高温或防高温蠕变的特性,就举个例子,纯钨的熔点3420摄氏度,以前的老灯泡就采用钨丝作为耐高温材料,现在有些农村家庭还用这种灯泡。

    既然钨它有这个特性,很多材料就加入微量钨元素,就是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Co钴和Mo钼的耐高温特性又不一样......

    「所以,你要熟悉材料,就不必去记那么多材料型号,但要懂得查资料,只要你懂得常用材料元素的特性,大概有十几种常用元素,加多少微量对材料造成什么影响,就懂得使用选用材料型号,根本不需要记什么材料型号,你只要看到材料的化学百分比,甚至就能懂这种材料是干什么用的,八九不离十。

    当然,哪怕化学成分一样,制造出来的材料性能差异也非常大,这就是各个厂家工艺和设备问题了,但材料的特性,不会因为工艺和设备而改变。」

    沐阳在跟学生解释时,也给他开挂,加快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哦,谢谢老师,我发现懂了许多。」金伟感激说道,他本来还有不少疑惑,但听完老师一番话,茅塞顿开,根本不需要老师再多指点了,也懂得查材料选用材料了。

    金伟又问:「老师,那个涂层厚度一般根据什么来选用的?」

    沐阳说:「目前国内外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涂层也不是越厚越好,但太薄肯定不行。

    像高温涂层,常常混有Co钴、Mo钼、钨等元素,注定涂层的硬度就比较高,硬度度,相应地,它的

    塑性就比较差,如果涂厚了,就容易龟裂,如果太薄了,那就达不到效果。

    具体有多厚,得看工艺,等离子喷焊STL那边,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一般不会超过五个毫米,它那属于原子间结合,不像喷漆那样,在上面覆盖一层;

    如果不是原子间结合,像渗碳渗氮,涂层不会太厚的,一般不到2毫米,正常也就0.5到1.2毫米。」

    「老师,我们的发动机很多零部件采用金属3D增材设备制造,涂层是原子间结合吗?」

    「是的,实际上就是激光堆焊,只不过我们控制内应力控制得好,所以没什么变形。

    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