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步兵的冲击

    490、步兵的冲击 (第1/3页)

    杨凡知道这是火力侦查。如果枪炮齐鸣,那就中计了。

    杨凡要保留底牌,一点点的露出来。

    整个外墙周围,隔三岔五的就会响起一声枪响。

    蒙古人的斥候,被打死了一片后,立刻开始脱离距离。并且绕着外墙纵马奔跑。毕竟运动的目标不容易被打中。

    外墙三个面,长度都是一千米,每一面都有1200名车营兵负责防守,他们主要是在偏厢车上,操作火炮,同时两车之间的,五米宽度的钢板墙体后也有些士兵。

    在往后一点,还有一个团的民兵待命,3600人的后备兵员。防守是非常严密的。

    马晓武是一个车营的士兵,他抽开钢板上可以横向滑动的小钢板,看着外面。

    他把连发火门枪枪管,从射击口伸出去,枪托抵在肩膀上,一只手拿着火折子。

    平心静气的等待有敌人的斥候过来。

    开战前,小旗已经说了。战后统计军功时,发射弹药命中率是单独的一项奖励。

    所以,要有把握再开枪,不要浪费弹药。

    平时训练打火铳时,都练的快要吐了。经常一天打上百发。他们现在开火都形成了肌肉记忆了。

    教官说,火门枪射程近,初速低,超过九米,弹道就开始下垂了。

    所以,迎面打敌人,如果你要打胸口,瞄准时就要适当的提高枪口。同时根据枪尾部的射表,调整抬高的角度。

    三十米距离上,瞄准脖子,击中胸口的概率比较大。

    如果射击高速机动的敌人,比如骑兵。

    要把枪口打出提前量,瞄准马头,打中骑兵的可能性大。

    这时候,因为没有听到收兵的号角。这些蒙古斥候,只能硬着头皮,在三十米外呼啸着,绕着营地外墙奔驰。继续吸引火力。

    马晓武他们因为大量的训练,现在对付三十到四十米的敌人,也有一半的单发命中率。

    他眯着眼睛,忽然开到一个马头出现在眼前,他毫不犹豫的开了枪。

    火门枪现在用的引线都是高速引线,因为瞄准的时机稍纵即逝,火折子戳上,立刻就烧完,随即开火,时间只有几分之一秒。

    砰!火光和烟雾从枪口喷出。枪托向后一顶,马晓武弓着腰,他早已习惯了开枪时的后坐力。

    乎秃之前蹬里藏身,躲过了第一轮齐射。然后他翻身上马,快速跑出三十米的距离。

    以他的经验看,明朝人的不论是神枪、三眼铳等火器,只要离开三丈距离,就不准了,离开十丈距离,基本就打不上了。

    于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