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焦头烂额的崇祯(补昨日一章)

    1055、焦头烂额的崇祯(补昨日一章) (第3/3页)

皇帝同意清军的动机之一。目前兵部尚书李邦华牵头,已经成了清军的领导机构,就在武英殿坐镇,统筹清军事宜。

    李邦华决定先拿天下第一镇的蓟镇开刀。这里就在天子脚下,好掌控,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李邦华先找了顺天巡抚王应豸,先对蓟镇的情况摸了底。蓟镇和顺天府的地界有些重合。

    京城设立顺天府尹,负责管理京城城墙内的大兴和宛平两县,大致相当于今日的东城区和西城区。

    而在京城城墙外,还有数十个州县。为了加强京畿之地的管理,在遵化设立了顺天巡抚管理顺天府除了京城的其他所有地区。

    永平府有时归顺天巡抚管辖,有时独立于外。王应豸对李邦华的询问心里忐忑不安。

    他当初是阿谀奉承魏督公上来的,升的太快了,根基不稳。王应豸,字惠文,掖县人。

    天启二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因谄魏忠贤,仅三年就骤至顺天巡抚,并加右都御史。

    但是,此人两面下注,对信王一派也烧了不少冷灶。结果,居然躲过了崇祯元年的那场整肃风暴。

    现在还牢牢坐在顺天巡抚的位子上。他打心眼里反对搞什么清军。吃饱了撑的吗,没事找事。

    他只想做官,安安稳稳的把这个敏感时期混过去。可是,他不敢反对。

    因为他知道,东林想找他的碴子还找不到呢。他要是敢反对,那不是给人家打瞌睡送枕头吗。

    袁督师一直想把蓟镇这个最后阉党拔掉,换成自己的人,此时此刻,他更不敢反对了。

    但是他是明白人,清楚的知道东林这帮人这事办不成,必然会出事。因为很简单,九边一年百万两的军费,天启朝军费,短的拖欠了六个多月,长的居然达到了两年之久。

    本来大家都等着崇祯上位后,给大家补发。可是现在都崇祯二年了,毛都没有。

    崇祯为啥发不出军费来,王应豸一清二楚,这个原因纯粹是崇祯自己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