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九原新城
1145、九原新城 (第2/3页)
这里虽然是隋唐时期的古城,但汉人放弃已久。少数民族又不会建设和维护,城内的建筑基本都坍塌了。
只有一些游牧民族在城内搭些帐篷之类的居住。夯土城墙也到处都是坍塌的豁口。
杨凡估计他和漠西蒙古这场对峙时间不会太短,这场决定蒙古命运的战争不会很快分出胜负。
他索性把九原城好好建设一下,这里依托黄河,水运也方便。将来铁路也会修到这里,这里完全可以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撑据点。
杨凡安排驻守的京营大搞建设。主要是把城内建筑残余都清理干净,重新规划街道和功能区。修建下水道,修建公共厕所。在城内打井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鉴于大环境如此,
因为这里是草原,缺乏树木建造房屋。索性和用石头砌城墙一样,大量使用石块和水泥建筑房屋。
因
为这里不缺煤炭,杨凡还在南城这里新建了很多的砖窑。用煤炭来烧制黏土实心砖瓦。城里的建筑物多数用石头做地基,用砖瓦盖房子。修建的速度很快。
这大半年来,不仅城墙竣工了。而且城里的房子也大部分都封顶了。
北城变成了驻军城,而南城虽小,却成了民城。
这里逐渐的各种为军队服务的武器修造作坊,饭馆、杂货铺子,各种服务的买卖都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
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敢于冒险的人群。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他们敢于冒一切风险。
九原城这里驻扎这么多的京营官兵,而他们军饷充足,还补发了之前十几年的欠饷。一个个的都是颇有些身家的。
他们有消费能力。所以大批的商户跟着来到这里开设店铺,为京营官兵服务。方便了官兵的同时,自己也赚的盆满钵满。
尤其是杨凡搞了那个东胜城拍卖会后,大明朝的商人们彻底开窍了。
他们发现,草原上的商机是如此之多。打仗也不只是赔钱的事情,定远伯这不就把战争变成了赚钱的好买卖了吗。
他们在东胜的拍卖会上,大赚了一笔之后,纷纷派遣家族子弟,在这里开设店铺,收购皮毛,药材,牲畜。尤其是大军出售缴获的马匹和牛。
于是,南城日渐繁华起来。各种浴池、酒楼、药店、甚至青楼都纷纷冒了出来。向这座城市供应干牛粪、木柴和煤炭等燃料,供应蔬菜、粮食和副食也成了大生意。
杨凡要在黄河冰冻前囤积足够过冬的物资,不论是朝廷运来的,还是商人运来的,他都按价收购。
在杨凡的经营下,这座荒废了几百年的古城,人气越来越旺,竟然有了塞上江南的几分气象。
塞外的冬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