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大明图书文献集成》
1828、《大明图书文献集成》 (第2/3页)
典》的类书。他说大明已经二百七十年了,三百年间积累的文华成就应该分门别类,保存整理,修一部大书出来,以彰显崇祯盛世的辉煌。哈哈哈。”
王承恩秒懂,心里大赞定远侯会邀宠圣心。
这绝对是皇帝最想办的事儿。这次乙巳之变,搞的皇帝和朝廷颜面扫地,目前最急需的就是粉饰太平,啊不对,是盛世修书。提高皇帝的威望。
“嗯,他还问朕永乐大典的的情况。王伴伴,你去查一下,看看永乐大典放在什么地方,现在怎么样了。他说要雇佣一些读书人,重新抄录十份。其中三份交给朝廷。在翰林院、南北国子监各放一份,对百姓官民开放借阅。”
“他还建议,全国献书,在京城南城成立修书馆,招募书法好的人员和大儒编修《崇祯大典》。这个建议很好,不过朕怎么能和成祖爷爷相比呢,就不要叫什么《崇祯大典》了。就叫《大明图书文献集成》吧。”
他动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目前有搞这个的基础。
京城如今粮食供应还是非常稳定充足的,这也是能搞这么大规模文化活动的基础。要是京城也粮食紧张,可不敢搞这种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活动。
杨凡计划中的修书,要在京城招募上万人的读书人,在修书馆里工作十年,来完成这次大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化整理保存工作。
京城可没有这么多人,肯定要全国征集读书人来参与。
想让人家远道而来,必须待遇给的足足的。杨凡给出了超高待遇。抄写员是薪水最低的,抄写一本书,给一枚银币。
上面的编纂员和校对员、研究员……工资更高。不要银币,可以给等价的粮食和罐头、布匹、精盐等。这些紧俏物资吸引力更大。现在有钱也难以买到食物和物资。
南城新建成的一个小区,被杨凡征用了。作为修书馆使用。小区环境优美,绿化很好,封闭式管理,非常适合修书使用。
崇祯此时,深感兴禾超市的重要。不仅给皇后那边的内库带来了税收和分红,更重要的是用超低价的,几乎白送的玉米,养活了京城最底层的百姓。今日京城内部一片祥和、安定的局面和粮食充足是有直接关系的。
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