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不能妥协的条件

    第五十六章 不能妥协的条件 (第1/3页)

    叶舟本来以为他的这句话是严重的挑衅,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反而因为他说出“不会把应龙给他们用”而松了一口气。

    这让叶舟大惑不解,不过,随着谈判继续进行下去,他突然醒悟了过来。

    坐在对面的这些人,跟坐在他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得好听点,他们算的是经济账,算的是用怎么样的策略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可如果说得难听点的话,这些人在意的不过是他们的腰包而已。

    他们每个人都对应龙EDA的真实实力无比清楚,也都知道如果放开对应龙的限制、任由它杀入国际市场的话,会给本国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虽然叶舟之前公开发言说过不会把应龙卖给非华资企业,但他们以己度人,其实并不相信叶舟的话。

    一个商人,怎么可能拒绝利润呢?

    开什么玩笑。

    但是今天,叶舟当着那么多高层的面,在这样一个正式的交涉场合说出来的话,就足以作为佐证了。

    所以,他们对这个结果大为兴奋。

    应龙真的不会卖到国际市场?

    那就好谈了啊!

    只要不进入国际市场,就不会对他们的利益形成太大的冲击,你们自己玩自己的,虽然也会让钱少赚,但至少,少赚得有限。

    那么这样一来,后面谈判的策略就可以适当变化了,哪怕条件稍微放宽一点也不是不可以。

    想清楚这些事情后,叶舟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嘲讽的笑容。

    大概屏幕对面这些人一辈子都不能理解他身边这些人所追求的理想。

    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花费几百万的成本,把一条电线拉到群山之中,然后去收每年几十块甚至几块钱的电费。

    不能理解那些骑着自行车、甚至是骑着毛驴把快递送到昆仑雪山之上的人。

    不能理解不计代价的医疗资金,不能理解连年亏损的高铁动车网络,当然,也更不能理解这场谈判背后,所暗藏着的最深切的期望。

    在最初针锋相对的唇枪舌剑之后,谈判逐渐开始转入正常流程,但叶舟咬死了自己的条件不松口,最多只答应在定价上稍作让步,至于用户数量,他的回复始终只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