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淮南王心态崩了

    第八十七章 淮南王心态崩了 (第1/3页)

    楚王刘郢和吴王刘濞的动作瞒不过刘襄,刘襄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吴楚两国能提前叛乱,他自然一直密切关注着两国动向。

    刘襄知道此时大起刀戈,必然会给刚刚有所起色的大汉经济当头一棒,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

    可他不得不这样做,吴国和楚国不同于其他的刘姓诸国,楚元王刘交和吴王刘濞是因为能力出众才被刘邦封王的,这也导致楚王和吴王对自己封国的掌控极强,不像其他的封国存在功臣列侯代理国政的情况。

    历史上汉文帝继位后迅速架空了周勃、陈平等老臣,但面对诸侯国一直保持宽容的态度,一个精通帝王权术的高手面对诸侯王能一忍再忍,除了利用诸侯王来对抗功臣集团的原因外还有对诸侯王实力的忌惮。

    汉武帝能顺利推恩令,除了推恩令这个阳谋无解外,也有汉景帝的功劳,吴国和楚国这两个大boss以及一群小boss都被收拾了,诸侯国经过七国之乱后力量大损,无力反抗中央。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离不开文景两帝时期的积累,可刘襄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利用吕后给自己创造条件,尽量扫清未来的障碍,让他的步子可以迈大一点。

    齐国文景台

    “大王,吴王的使臣已经在大殿等候多时了,我们该如何应付。”祝午问道。

    “寡人现在也很为难,如果直接拒绝的话,寡人怕吴楚联军不能全力和朝廷作战;可若是答应的话,等吴楚联军战败,齐国恐怕会受牵连。”刘襄缓缓说道。

    没错!刘襄就是这么不看好吴楚联军,现在汉军中有不少兵士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将们还能骑马杀敌,吴楚联军连个沙场宿将都没有,双方兵力差距看似不大,可汉军战力明显更高。

    至于刘襄为什么不趁机起兵呢?开玩笑!刘襄是要坐皇帝而不是春秋霸主。到时候汉朝各路诸侯都反了,就算真的攻破长安,大家也会因为自身利益,一个不服一个,结果就是诸侯割据一方的局面重演。

    “唉!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办啊!臣看召平也蠢蠢欲动,秘密调动军队,大王若是答应吴王,召平估计就会直接派兵包围齐王宫。”祝午叹息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