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辞而受位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辞而受位 (第1/3页)

    陈平的话直接惊呆了群臣,谁也没想到昨天坚决反对刘襄称帝的急先锋会调转枪头。

    周勃先是一愣,接着就恼羞成怒道:“请诸王齐聚长安共同商议新帝人选的办法可是曲逆侯昨日自己提出的,今日怎能出尔反尔呢?”

    “敢问太尉,在下昨日为何要提出这个办法?”陈平笑着问道。

    “大汉皇位空缺,刘氏宗亲子弟众多,邀请刘姓诸王是为了选出最适合为帝的人选。”周勃沉声道,不知陈平想要耍什么花招。

    “敢问太尉,我大汉至今开国多少年了?”陈平继续问道。

    “尚不过二十载。”周勃说道,心中一紧,总觉的陈平在给自己挖坑。

    “太尉说的不错,我朝如今开国尚不过二十载,百废待兴,仍需与民休养,方能强盛。”

    “这个时候一位合适的帝位继承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若是选错了人,恕在下说句大不敬的话,我朝就会重蹈前朝二世而亡的覆辙啊!”陈平缓缓说道。

    “曲逆侯说这些干嘛!这与你拥立齐王为新帝有什么关系!”周勃不耐烦的说道。

    “太尉莫急!这自然有关系,纵观除了我大汉以外的朝代,属周朝国运最为长久,何故也?其一宗法制明确了储君之位,商朝正是因为兄传弟和父传子两兄继承方式并存,才有九世之乱;”

    “其二分封制保证了宗族力量,秦朝正因为只用郡县制而不用分封制才二世而亡。故高皇帝开创大汉基业后,借鉴历朝灭亡教训,并行郡县制与分封制。诸位大臣以为在下说的话在理不?”陈平不紧不慢的说道。

    “曲逆侯的意思是说我大汉的皇位理应遵循父传子的方式,避免兄传弟的方式出现?”御史大夫曹窋出声问道。

    “御史大夫说的对,我的确是这个意思。”陈平点了点头说道。

    “可惜孝惠皇帝已经绝嗣了,曲逆侯莫非不知道吗?”周勃冷冷说道。

    “诸位大臣不少都是丰沛老人吧!高皇帝尚未与高后成婚前,便与悼襄王之母曹氏同居,既然如今吕氏无德,齐王刘襄自当为高皇帝嫡长孙,故而皇位应该由齐王继承。”陈平沉声说道。

    “曲逆侯说的对,无论是代王还是淮南王都是孝惠皇帝昆季,若是在高皇帝诸子里选择皇位继承人,往后我大汉的皇位继承不就乱了套了么。”

    “我大汉皇位继承人当从高皇帝诸孙中选出,诸皇孙中齐王刘襄功劳最大,年岁最长,应为新帝。”曹窋出声响应道。

    周勃看着陈平与曹窋一唱一和,明白自己被眼前这两个人卖了,难怪昨天刘襄那么痛快的就答应了缓议,原来是为了架空自己啊!

    周勃脸色一沉,看向夏侯婴,示意夏侯婴震一震这两个叛徒。

    “邀刘姓诸王共同来长安商议,乃是诸位大臣昨天定下来的,绝不容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