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在莫扎特的王国

    151.在莫扎特的王国 (第2/3页)

  中午12:07,随着电脑前一声清脆的回车敲击声,李安大功告成。

    调式的内容做完了。

    当然,作为乐理当中占据篇幅最大的调式,内容远远不止这十几页ppt。

    但考虑到只是针对中学的艺术生,他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请教了魏三碗和其他两名蓉城音乐学院的老师,听取多方意见之后他决定在目前这套课件中,调式只讲西洋大小调、中古调式和民族五声调式。

    至于后面的转调分析、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等等一系列知识点他认为对于中学生已经严重超纲了。

    甚至别说孩子,就连不少音乐学院的在校生也未必能把这块知识点完全吃透。

    毕业生就更不用说了,很多音乐生的乐理巅峰时期就是他们的艺考前。

    上次办公室里,许宏信和王盼盼两个人还因为中古调式的口诀争论了起来。

    不就是“伊多弗里混艾罗”嘛,李安实在听不下去公布了正确答案,结束了战争。

    调式没那么难。

    这次在他的调式课件里,他把调式比喻成了一个王国。

    每一个王国里,有且只能拥有一个国王。

    这个国王就是该调式的主音,其余各音就是这个国家的臣民。

    他们要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排在国王身后。。

    这也就是调式最基本的概念。

    比如C自然大调当中,C就是主音,C就是国王。

    他的身后站着D-E-F-G-A-B六个音。

    那你有问题了,既然调式是个国家,那D音不甘心当臣民,他能把国王C干翻自己当国王吗?

    当然可以。

    当C大调里面的D成为主音时,恭喜你,你已经明白什么叫转调了。

    乐理真的很枯燥吗?

    可能没那么枯燥。

    李安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在确保没有错字的情况下,保存发送到了秦勇的邮箱。

    课件的事情可以暂时告于段落了。

    接着他给魏三碗去了电话,问老师下午在不在家,他要借那两首莫扎特协奏曲的谱子。

    魏三碗:“两点过来吧。”

    -

    因为下午四点半要去金华上课,李安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会,两点起床练了会车尔尼便出门了。

    来到魏三碗家的时候,客厅里的钢琴上正摆两份谱子。

    正是他需要的。

    “考虑好了?”

    魏三碗笑眯眯的问道,李安问他要k271和k466的谱子,那不就是冲着公开组去的嘛。

    孩子有志气,他高兴。

    要说他魏家班目前有能力参加公开组比赛的也就李安和林幽幽两个毕业生,在校生里不是没有好苗子,但目前还够不到这个组别的门槛。

    可几句话之后他才知道李安目前还没拿定注意。

    听了李安的解释,他叹了叹,能理解。

    “你自己看吧,反正到报还有十多天,你也别着急。”

    魏三碗一会要给大二的本科生上专业课,没多留李安,最后叮嘱了两声陪练课的事:“李慕妍那个孩子你多上点心。”

    李安点点头,“老师您忙,我回头复印完把谱子给您送回来。”

    魏三碗摆手:“你留着吧。”

    -

    出了校门左转,李安来到一家打印店,将两份谱各复印了两份。

    去往金华的路上他对大概看了看两首作品。

    相对比k271,他可能更喜欢k466。

    这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他耳机里的音乐不只有钢琴。

    尽管这是一部钢琴作品。

    但其中不乏弦乐木管打击乐等乐器的声音在其中

    而他眼前的谱子只有一行两行钢琴的左右手。

    -

    关于协奏曲式。

    官方解释,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显示独奏乐器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

    简而言之,钢琴协奏曲就是一支乐队为一架钢琴伴奏的音乐作品。

    大多数钢琴协奏曲一开始多为乐队先奏出一段带有指引的引子段落或在一开始就呈现除音乐主题,几小节或者几十小节之后,然后钢琴独进入,开始在各声部的乐器声中犹如一只花蝴蝶般飞来飞去。

    正如查尔斯对协奏曲的形象描述,‘最重要的事实是,现场聆听一首钢琴协奏曲,听众等待钢琴家的进入,而当钢琴家停止演奏时,听众则再次等待他的进入,但不可否认的是,钢琴家只是舞台的一部分。’

    从查尔斯的观点出发,不难看出乐队在一部钢琴协奏曲中的作用。

    他并不认为钢琴演奏者与乐队之间可以拆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