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公派留学?评委收徒记

    33.公派留学?评委收徒记 (第2/3页)

    一旁,林果果一边练琴,一边听八卦,一边用余光偷看李安,她又有新发现,她发现这个叔叔的手真巧。

    忽然。

    “果果,错音。”

    林果果一愣,她又又有了新发现。

    -

    二十分钟后,两批饺子包好下锅。

    开饭前,魏三碗带着老郝上了楼,老郝手里拎了两瓶白酒。

    五大一小六口人围坐在饭桌旁,开始了这顿略显生分却又不失温馨的团圆饭。

    “郝老师,这杯敬您老。”

    饭局一开始,李安就主动先敬了老郝一杯。

    老郝过年这些天都没觉得有哪天像今儿这么热闹,端起酒杯开开心心的和李安碰了一个,“听你老师说,你小子酒量现在练出来了。”

    李安还没开口,魏三碗先得意道,“就他现在的水平,喝你两个不是问题。”

    老郝哈哈一笑:“那看来我今天的酒还带少了。”

    一旁李安苦笑,三个人两瓶还少么?

    “少喝点,多吃点。”

    梁惠兰插话道,“都趁热尝尝,老郝,尝尝这饺子,李安和小陈两人包的。”

    老郝闻言李立马夹起一只饺子,凑到眼前打量片刻,“包的真好看。”

    接着一口咬下去,品尝片刻,“今天这馅子绝对不是老魏调的。”

    “不然不能这么好吃。”

    魏三碗立刻瞪起眼:“快子给我放下。”

    老郝看向林果果,笑呵呵道:“瞧,你姥爷又急了。”

    林果果被惹得咯咯咯的不停。

    见魏三碗神色无奈,众人皆笑。

    看得出,这老哥俩的感情是真不错。

    同年入职,同年成家,上下楼住了大半辈子,虽说如今一个已经是钢琴系主任,另一个临近退休也没摸个一官半职干干,但就管弦系目前在职的教授里,老郝可是资历最深的一位了。

    “郝老师,咱们管弦今年招生还行吧?”

    酒过三巡,李安接着话机问了一嘴。

    老郝回答说:“省内还可以,省外今年不行,铜管几乎没人报名啊。”

    魏三碗接过话:“练铜管苦啊,现在谁还舍得让孩子吃那些苦。”

    李安跟着点点头,他正准备再具体的问问省外招考的情况,老郝把目光落到了陈璇身上,问道:

    “小陈是学管乐的吧?”

    陈璇正专心的当着背景板,没想到郝老师会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而且还能猜到自己是学管乐的,不禁好奇的点了点头,“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郝笑:“感觉像,吹长笛的吧?”

    这回连李安都有些惊异,这也能感觉出来?

    见状陈璇大方的自报了家门。

    “哦?你和谁学的长笛?”

    听陈璇是华院毕业的,老郝又多问了一句。

    “肖红霞,肖老师。”陈璇恭敬回答。

    听到肖红霞的名字,老郝心道果然,放下快子,口气略带追忆,“她现在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陈璇听出这话里有话,“您认识肖老师?”

    老郝点点头,“我和你肖老师是大学同学。”

    陈璇顿时来了兴致,一边敬酒,一边向郝老师打听起她肖老师大学时的故事了。

    -

    这边魏三碗李安师徒二人也没闲着,大家各聊各的。

    虽说魏三碗有些遗憾李安放弃了这次公派留学的机会,但他尊重李安的选择。

    不过今天除了这件事,还有件好事他要通知李安,他猜这事李安可不会拒绝了。

    “马上又该举办蓉城杯了,想不想参与一下?”

    这?

    李安想了想:“算了吧老师,我就没必要再参加这个比赛了。”

    无论从哪一种角度来说,如今这种规格的比赛对他已经没有太大的参与价值。

    魏三碗嗯了一声,“如果让你来当评委呢?”

    哈?

    李安傻眼了,合着不是让自己以选手的身份来参加这个比赛啊。

    当蓉城杯钢琴大赛的评委,这种又提升名气又增长阅历的好事,李安肯定愿意啊。

    不过他得先问问清楚,是让他去当哪个组别的评委,蓉城杯他知道,也分青年组和少年组。

    魏三碗:“少年组。”

    李安:“具体比赛时间呢?”

    魏三碗:“四月中旬,具体赛程马上就出来了,你要是愿意去,我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到时候会有主办方的人联系你。”

    李安端杯敬酒:“谢谢老师。”

    魏三碗笑:“好好干。”

    每年这个时间段,魏三碗都会接到各类钢琴比赛主办方的电话,这些人知道魏三碗不会来担任评委,但是他们还是得打这个电话。

    您不来我们明白,您给我们推荐一些评委人选就成。

    去年魏三碗就帮蓉城杯推荐了霍晓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