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录音奇遇记【中】

    68.录音奇遇记【中】 (第2/3页)

    你画哪一笔,怎么画,我画哪一笔,画在哪,她画哪一笔,用什么颜色。(x)

    我们要画什么。(√)

    作为一名有过专业学习经历的指挥,在对于排练作品的大局观上,远超三人,讲道理他是不是应该在三人排练前提前给三人打个招呼呢,哪怕简单的说一说。

    应该,但秦勇又觉得有陈璇和李安两个人,他没什么可操心的地方。

    可令秦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李安陈璇的带领下,三个人录给他的第一遍完整视频就给他一种带有“职业范”的感觉。

    一些细节打磨的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可以说三人呈现出的作品已经跳脱出他对国内业余重奏团体的固有认知。

    牛逼。

    可尽管如此,他依然建议李安不要再花时间精力放在这首合奏上,因为秦勇知道再往后,需要的不仅仅再是猜测和假设,时间和排练经验已经决定了三人这首作品的到期上限。

    李安明白,陈璇明白,可王盼盼不明白了,有了之前的经验,她觉得她们可以更好,她知道她是拖后腿的,她愿意加倍努力。

    不然怎么说王盼盼是这次排练活动中的最大受益人呢,李陈二人虽明白,但又不甘心。

    就这么的,在秦勇的点拨之后,两个明白人和一个晕晕乎乎埋头苦练的王盼盼没有选择放弃,继续上路,利用录像前的最后一点时间,接连又攻破了两个问题。

    就像此刻诙谐的钢琴跳音面对尖锐的长笛高音啸叫,从容不迫的踩在大提琴拉出的坚实阶梯上一层一层向上跳跃。

    随着钢琴越发加快的跳音,长笛一声盘旋而上,大提琴的揉弦宛如将整个音乐画面晕染上了一层水雾。

    三种声音最终交融至一点,一瞬在舞台上空炸开,宛如一片七彩雨花。

    如此绚烂的音乐色彩,没有人敢能联想到这是钢琴教父车尔尼的作品。

    当音乐尾声来临,三人宛如一体,在经过发展部的洗礼,主题终于再现于每人手下的画笔。

    再明确了要画什么,没有人会再出问题。

    蓝色的钢琴,红色的长笛,绛紫的大提琴,主调齐奏。

    三组摄像机在这一刻定格。

    钢琴前李安十指飞速跳动,表情依旧如平静的海面,陈璇热情洋溢的目光里藏着落日前天边的最后一道晚霞,王盼盼悬空持弓的手臂一动一顿,每一个坚韧的背后都像是刻写着最近发生在四教室里的那一幕又一幕欢笑和争吵。

    紧张不安的急呼终于随着一连串的钢琴上行跑动消失在须臾之间,取而代之的是一涌而现的璀璨光芒,欢欣苦恼憧憬在这一刻被击碎,化作漫天粉末包裹着一颗颗如同小精灵般的音符飘满整个音乐厅。

    铿锵的结束句在三色交叠中层层递进,最终带着激情落下最后的绝唱。

    抬臂!收气!停弓!

    一瞬,三人在同一时间做出各自动作。

    音乐戛然而止,只留下鸟鸟余音向着音乐厅顶缓缓飘去。

    一秒,两秒,只到第三秒,李安轻轻的抬起右脚。

    至此,音乐厅彻底陷入安静。

    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可此时无声剩有声。

    观众席最后一排,秦勇已经忘记自己的双拳还紧握着,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多久没有听过这么棒的现场室内乐了。

    他想鼓掌,想高呼bravo,但他必须克制,因为这是录制现场。

    老边看起来没有秦勇那么激动,他望着舞台的笑吟吟模样看起来格外安详,没有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但他必须得说一句,他好久没有遇到过如此顺利的现场录音工作。

    】

    一遍完美通过,无论是画面还是声音,他只需稍微处理下后期便可。

    负责录像的工作人员心里也长出一口气,这样的一遍意味着他们今天的工作量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舞台上的陈璇和王盼盼尽可能的安耐着澎湃的心情,只有她们三个人清楚,这一遍毫无争议的是他们从合排到今天完成的最好一遍。

    此刻大概只有李安无暇回味刚才的音乐,从按下最后一组和弦那一刻,他就已经忍不住想要打喷嚏了。

    那种仿佛有人在拿一根羽毛在他鼻孔四周来回摩擦的感觉让他无比难受,但他清楚自己必须得忍住,这个喷嚏一旦打出来,或许毁掉的是整段舞台表演。

    他甚至已经忘记画面可以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