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280.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第2/3页)

像不识抬举一样。

    再回想新海杯那一段,X老板对他各种照顾,让他住4005,请他喝酒抽烟,与他分享演奏心得,给他指路。

    最后还把4005房间里那台钢琴的钥匙送给了他。

    面对这份赏识,对于陈老师,他是实打实发自内心敬重的。

    可没办法,几个孩子九成九接受不了换人弹三声部。

    换成别的事,他真的在所不辞。

    李安硬着头皮解释道,“陈老师,实在抱歉,我这群孩子你不太了解,都是好孩子,但是彼此关系特别好,忽然换个人来弹三声部他们估计一时接受不了,所以.您谅解”

    哪知电话那头X老板:“我可太了解了,不瞒你说,我这里也有三个小刺头,我刚才也在头疼这个问题,我以为你缺两个人,我寻思从他们三个里面挑两个配合你们,可不管最后剩下哪个,三个人肯定都不乐意。”

    李安:“简直是一模一样。”

    两个人隔着电话朗声大笑起来。

    可笑归笑,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片刻。

    “陈老师,我是这么想的,你看方便的话,给我们师生七人留个后面的场次。”

    “场次大小无所谓,让我们借你的宝地演一场就行。”

    “也算是给孩子们一个交代。”

    “其实那天录音现场我是想直录,但由于准备不足,孩子们没练出来,所以最后退而求其次才选择的分轨。”

    “分轨录也不顺利,当时我一说分轨录,一个个都坐那难受,可能觉得大家那么努力,最后也没练好,多多少少觉得有点对不起老师,我也是后来听年龄大点的那个学生给我说的。”

    “所以我想借这次机会,让他们把情绪释放掉,您应该也明白怎么回事,小孩嘛。”

    X老板:“我懂。”

    李安:“另外这首作品是Artillery免费提供给我的,我还没有给你介绍,Artillery好像是位法国的作曲家,我是通过我的同学和Artiller联系的,没有过直接对话,对于无偿提供的这首作品,Artillery没有别的要求,就想要一个首演录像。”

    X老板叹了叹:“明白了。”

    李安也长出一口气,总算是把所有问题都说清楚了。

    “陈老师,明年如果还有机会带着孩子们去参加这个夏令营,我一定提前准备,只要你说让这帮孩子上,一定给你把舞台支起来。”

    片刻。

    X老板:“明年的话明年再说,明年的主题也不是巴洛克了,李安,我就问你,如果我给你二十天时间,你能不能把这首曲子完善出来,就你们师生七人来演。”

    二十天?李安第一时间想到八月二十号那天:“您是说闭幕式?”

    X老板:“对,我把咱们首届吉格国际钢琴夏令营的最后一场演出交给你,你有没有把握接住?”

    -

    一瞬,李安整个人像是被灌满了鸡血。

    这已经不再是一场单纯的首演了,尤其是这种系列活动,闭幕式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的四号钢琴教室能不能接过开幕式的舞台,能不能为明年的开幕式打开一个有意义的开关。

    这都是他此刻所面临的问题。

    如果他应下,孩子们成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那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他,都会满载荣誉和鲜花而归。

    四号钢琴教室的名字将永远被记录在吉格国际钢琴夏令营的历史中,记录在2022年的夏末。

    虽然李安不知道这个系列的夏令营会办到什么时候。

    但他想试一试。

    李安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二十天,他相信他的孩子们。

    可还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既然是为了迎合夏令营的主题。

    X老板完全可以利用接下来这二十天的时间,找人改一部巴洛克时期的作品。

    然后给他的学生们排练出来即可。

    这样一来,对应夏令营主题的巴洛克作品有了,孩子参与的元素也有了。

    这不是X老板的最优解吗。

    如果是李安,李安一定会这么做。

    何苦能说出要自己亲自找人,去外地帮另外一个人排练的话。

    开幕式不行,安排闭幕式。

    即便现在想来,李安都觉得过于抽象。

    到底是为什么呢?

    X老板口中的那三个小刺头,一听就不是等闲之辈啊。

    只是有些问题,再问就显得他没意思了,“我有把握。”

    李安淡淡给出他的答案。

    X老板:“好,那就这么定了,李安,你快忙吧,我们保持联系,有事随时联系。”

    李安:“好的,您忙。”

    X老板:“来燕京的时候记得带上那把钥匙。”

    李安笑:“我还有机会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