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旅途记事四十六:“手掌交响曲!”

    360.旅途记事四十六:“手掌交响曲!” (第2/3页)



    傅宇也正在教队友们怎么来做这种练习。

    五组贝多芬小队:

    王小虎觉得自己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挑战,他一开始觉得很简单,可一唱一弹之后,他觉得难度上来了。

    但他可是励志他要成为指挥家的人,怎么能被一个节奏难住。

    就在他再次失败之后,刘子涵友情提醒:“盯着一个声部才不容易出错。”

    王小虎转脸:“你行吗?”

    刘子涵直接一遍唱对。

    王小虎:“那一会如果需要每组派一个人上去唱,你就去。”

    刘子涵:“okok。”

    十拿九稳亨德尔小队:

    老师们也都试了试,除了吴泽宁,剩下的老师都是一遍搞定。

    还得是老师。

    坐在老师后面的高年级同学们也各自试了试,他们也觉得稍微有点麻烦。

    不过对于受过此项训练的季洋大师姐来说,这道题目和玩差不多,她期待一会来点更难的题目。

    转眼三十秒过去,宋康的目光回到钢琴前的马昊身上,“试试?”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钢琴前。

    马昊肉乎乎的腮帮子轻轻一吐,接着抬手落指,嘴巴跟着唱了起来。

    第一遍有些遗憾,他最后一小节唱成附点节奏了。

    但是台下没有人笑话马昊,因为马昊这一遍已经超过台下大多数人了。

    不气馁!小胖子第二遍顺利搞定,赢得了台下的掌声。

    “哗————”

    宋康履行诺言,送上了一枚音符贴纸作为奖励。

    马昊开心地拿着音符贴纸回到三组,孩子到底是年纪小点,还单纯,直接把奖励递给了刘丰瑞。

    宋康:“刚才我也看到大家都在尝试,难不难?”

    孩子们齐声:“难!”

    宋康笑:“有那么难?我看刚才也有人一遍就唱对了。”

    大家东张西望起来,像是要找到谁那么厉害。

    “好了。”宋康拉回孩子们的注意力,“不管难不难,视唱和节奏是我们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两门必修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运用钢琴的配合来完成双声部的视唱。”

    “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各组需要自选一条曲目,来完成一部七人合作的节奏视唱。”

    孩子们一听这话,下意识以为又要竞赛,瞬时个个打起精神!

    “来看大屏幕。”

    随着宋康鼠标一点,各种节奏型汇总的图片出现在了每个孩子眼前。

    “我们先来复习节奏型。”

    -

    节奏不仅是特指音乐中的节奏感知,它存在于一切具有运动及变化规律的事物当中。

    从四季交替,日月交辉等自然现象到呼吸、脉搏等生物节律,其存在着规律的节奏变换。

    所以人对节奏的感知,常带有自己的主观感知力。

    因此,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种节奏,其心理感知是截然不同的。

    节奏可以说是音乐诸要素中与人的生理、心理感知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

    在音乐中,音高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维度。

    一切旋律进行,内涵表达都要通过音高以及时间两者进行编织塑造。

    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没有音高维度,但是时间维度是而不可缺少的。

    在时间维度中,存在着三个要素,时长、节奏、节拍。

    这三种要素合力构成了音符在时间中的流动,音的长短、强弱,动静成为表现情感的一种载体。

    对一般意义的音乐而言,时间是使得音响得以横向联系和连续进行的平台,研究音乐就得研究音响在时间中发生的状况。

    而对于人而言,最直观的节奏就是心跳和击掌跺脚这些与生俱来的自然动作

    四十分钟转眼过去。

    过去的四十分钟里,宋康将孩子们所了解的各种节奏进行了一次完全的肢解。

    从一个作曲家的角度,他结合前天音乐改创课程里给孩子们所讲的节奏运用,让孩子们再次深入的感受到节奏的奥秘。

    “现在告诉我,什么是节奏?”他问。

    孩子们齐声:“心跳!击掌!跺脚!”

    宋康笑:“很好、”

    不同于寻常的视唱课堂,宋康带着孩子们肢解完节奏型之后,并没有让孩子们唱谱例。

    “现在我们先做一个热身的小游戏。”

    小游戏?!

    教室里的气氛骤然不对!

    一说到游戏,孩子们都有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