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旅途记事五十六:“尘封的鸡肋,现身吧”

    370.旅途记事五十六:“尘封的鸡肋,现身吧” (第2/3页)

不能一概而论。

    但李安还是忍不住想问问一些老师,你们在孩子学习音乐一开始,一遍又一遍向家长学生一遍又一遍强调乐理学习的重要性,就好像家长不给孩子们报乐理课就是罪大恶极,就好像孩子们不学乐理就没有办法学音乐,而你们又是在实际教学中干了什么呢?

    把乐理如同公式一样复制在学生的脑海中,拿着几十年前的老教材照本宣科。

    就连国内乐理教育的祖师爷李老爷子都曾在一次国内的乐理研讨会议上指出他那本教材已经过时了。

    乐理是一门需要记忆但更需要结合音乐进行探索的知识,而不是老师们凭借自说自话为孩子们构建起的一座封闭式的“牢房”。

    乐理最终要体现在声音的艺术中,而不是答卷和考级证书。

    当然当然,李安也只是在心里问一问,也无意去针对谁,因为对于广大基层钢琴老师,家长愿意为一节数学课支付多少钱,又愿意为一节钢琴课支付多少钱?

    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所以李安非常敬重X老板,这次夏令营一个孩子只收2800,这样的师资环境,这样的课程设置,铁铁地贴钱干买卖。

    或许X老板一开始就没打算干买卖,不然为什么不收5600呢。

    这样的夏令营,一天560又真的贵吗?

    换个说法,家长带孩子暑期来燕京旅游一天食宿得多少钱?

    在许家兴的带头下,孩子们只用了一遍,就打开了固有强弱概念的枷锁。

    第二遍齐唱中,孩子们轻松地在钢琴伴奏的顿挫中找到了平衡强弱的唱法。

    第三遍齐唱就引来了隔壁四组师生的注意。

    小步舞曲大家都熟悉,可从前弹的时候,大家也没觉得这首曲子有这么灵动的感觉。

    到了分声部合唱的环节,李安让唐小星和王小虎各自带领一个小队,王小虎小队唱一声部,唐小星小队唱二声部。

    有了声部参照,孩子们再想在演唱中做出整体的强弱效,就需要商讨统一了。

    两组孩子各自练好各自的声部之后,李安把商讨的环节留给孩子们自己去处理,然后拿着手机出去了一趟。

    陈璇十分钟前给他发来一条信息。

    一通简短的电话打完,得知接站一切顺利,李安放下心,剩下的就等第一轮的比赛结果了。

    挂了陈璇的电话,李安先给王盼盼去了电话。

    五秒后,电话接通,传来王盼盼利索的声音,“老大。”

    李安:“盼盼你上课呢?”

    王盼盼:“第一节课马上下了,咋了老大你说,我到楼道了。”

    李安:“这样,你现在让杨双羽去练琴,下节课别上了。”

    王盼盼:“他和李铮出去了。”

    李安:“去哪了?去外面了?”

    王盼盼:“他俩今天晚上不是要回老家嘛,中午找我哥请假说想买点东西,一点多方正带他俩出去了,着急吗?我可以打电话让他们现在回来。”

    李安:“算了,先不用了。”

    王盼盼:“好的老大,你和璇姐这边有事随时联系我就行。”

    李安:“嗯嗯,你先上课。”

    挂了王盼盼的电话,李安翻开通讯录找到了杨慧的电话又拨了过去,电话提示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接着李安给齐云松打了过去。

    “唉,齐老师。”

    没有寒暄,“齐老师,杨慧这会儿不忙吧。”

    齐云松:“不忙不忙,你说。”

    李安:“齐老师这样,您让她现在去练琴,我五点五十左右给她上节课,后天我这边要主持公开课,不一定能挤出时间。”

    齐云松还以为什么事呢,“你忙你的就行,她的课迟两天上没关系。”

    李安:“正好今天有点时间。”

    齐云松见状也不再说什么,“行,那我让她现在去上课的教室练琴,一会你们直接联系就行。”

    李安:“好的齐老师。”

    齐云松:“你先忙,等你闲了我还想问问你这次夏令营的事呢。”

    李安:“好的好的,回头我和您联系。”

    挂了齐云松的电话,李安长出一口气。

    这样的话,应该刚好能卡上点了吧。

    此刻李安脑海里的大胆设想只剩下最后两步。

    回到琴房,他发现孩子们已经唱了起来。

    由王小虎把控的钢琴右手声部歌声洪亮,由唐小星把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